
谓辞酒不饮。 前蜀 韦庄 《东阳赠别》诗:“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大抵行人难诉酒,就中辞客易沾衣。”
“诉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发音:sù jiǔ(拼音)
词性:动词短语
结构:由“诉”(倾诉、陈述)和“酒”组成,但实际含义与字面无关,属于典故性表达。
辞酒不饮:指在饮酒场合中拒绝饮酒的行为。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中均有明确记载,且引用前蜀诗人韦庄的诗句作为例证。
经典出处:
前蜀韦庄《东阳赠别》诗:
“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
大抵行人难诉酒,就中辞客易沾衣。”
(此处“诉酒”即指行人难以推辞饮酒)
多用于古典文学或描述饮酒礼仪的语境,强调因特定原因(如离别愁绪、身体不适等)拒绝饮酒的行为。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可参考《韦庄诗集》或相关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诉酒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意为倾诉心中的酒意、抒发对酒的感情或借酒排遣忧愁。
诉酒的第一个字“诉”,是由“讠”和“斥”组成的,其中“讠”是讠部首,表示与言辞有关的意思,而“斥”则是象形字,表示驱远、排除的意思。整个字的笔画数为7。
诉酒的第二个字“酒”,则是由“酉”和“酋”组成的,其中“酉”是酉部首,表示与酒有关的意思,而“酋”表示酒的盛器或酒的贵重品。整个字的笔画数为10。
诉酒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用来表达对酒的倾诉和情感抒发。
在繁体字中,“诉”和“酒”这两个字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字形上稍有区别。
据了解,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在和今天有所不同。然而,对于“诉酒”这个词来说,它的古代写法和现在基本保持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
以下是几个使用“诉酒”这个词的例句:
与“诉酒”相关的组词有:诉愁、倾诉、酒意、酒愁等。
与“诉酒”有类似意思的近义词有:吟酒、醉词、酒思等。
与“诉酒”相反的反义词是:寡酒、酒悲、忘酒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