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 陶斋 之书之切直,洞中夫时局之隐微,斯不啻 李将军 射虎之矢,靡坚不摧。” 汪东 《革命今势论》:“有一国焉,度其兵力之厚,靡坚不摧。”
“靡坚不摧”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指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事物,形容力量极其强大或不可阻挡。例如: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展知识,可参考《汉语成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解( )。
《靡坚不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坚固的东西无法摧毁。形容坚定不移,不受外界干扰与摧毁。
《靡坚不摧》的拆分部首是“革”和“土”,部首“革”的意思是皮革,部首“土”的意思是土地。拆分后的笔画是“18+4+14+4+6+5+11”。
《靡坚不摧》出自于《论语·齐景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室如悬磬,声如濡金。虽小,必有可观者焉。靡室靡家,王政之始也。”其中“靡室靡家”一词即为“靡坚不摧”的来源。
《靡坚不摧》的繁体字是「靡堅不摧」。
古时候《靡坚不摧》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与现在的写法相似。
1. 他是一位实力雄厚、坚韧不拔的靡坚不摧之人。
2. 精神的力量使得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显得靡坚不摧。
1. 不摧不屈
2. 坚不可摧
3. 摧毁
4. 坚韧
5. 坚定不移
1. 坚不可摧
2. 不屈不挠
3. 坚韧不拔
4. 不可动摇
5. 不可磨灭
1. 易于摧毁
2. 不坚不固
3. 不稳固
4. 易于动摇
5. 不牢不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