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枸杞与菊花。其嫩芽、叶可食。菊,或说为菊花菜,即茼蒿。 唐 陆龟蒙 《杞菊赋》序:“ 天随子 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书所前后皆树杞菊。夏苗恣肥日,得以採擷之,以供左右盃案。” 明 方孝孺 《味菜轩记》:“若 杜子美 於韮薤, 陆龟蒙 之於杞菊, 苏子瞻 之於芦菔、蔓菁,莫不遂称之见於咏歌。”
“杞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读,以下为详细解释:
“杞菊”指枸杞与菊花的合称,二者的嫩芽、叶可食用。其中,“菊”有时也被解释为“菊花菜”,即茼蒿(一种常见蔬菜)。这一组合常见于古代饮食或文学意象中,例如唐代陆龟蒙的《杞菊赋》中提及以杞菊为食,象征清贫中的高洁。
在古典文献中,“杞菊”常被文人用以表达淡泊的生活态度。如明代方孝孺的《味菜轩记》中,将杞菊与杜甫、苏轼笔下的食材并列,体现对朴素生活的赞美。此外,唐代诗人陆龟蒙因宅院荒芜而种植杞菊,借以自喻品格。
在中医药中,枸杞与菊花均为常见药材,具有明目、滋补等功效。例如“杞菊地黄丸”便是以二者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用于缓解眼疲劳、肝肾阴虚等症状。
个别资料(如)提到“杞菊”作为成语,形容过分追求完美或挑剔的性格,但此用法在权威典籍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传。
“杞菊”主要指枸杞与菊花(或茼蒿),兼具食用、药用及文化象征意义;其成语用法存疑,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杞菊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杞菊这个词源于《诗经》中的一首诗,它指的是一种菊花。
杞菊的拆分部首是木和艹,分别代表木材和植物;它的总笔画数为12。
杞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鸿雁》这首古代诗中。它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菊花来比喻人们追慕回归的心情。
在繁体字中,杞菊的写法为檵菊。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杞菊的写法略有不同。杞的古时字形为木字旁加子字旁,表示植物的一种;菊的古时字形为艹字旁加车字旁,表示植物的一种。
1. 秋天来临了,院子里开满了杞菊的花朵。
2. 他的思乡之情如同杞菊一般坚韧。
组词:杞菊缘、杞菊之谜、菊花
近义词:菊花、菊蕾
反义词:丧菊、凋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