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藐躬的意思、藐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藐躬的解釋

孱弱的軀體。《清史稿·德宗紀二》:“況慈闈頤養廿餘年,使徒禦有驚,藐躬何堪自問?” 吳樾 《 * 時代》:“内顧藐躬,素非強壯,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間?”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藐躬窮奇,所至颠沛。” 茅盾 《色盲》五:“以他那樣的藐躬,負起生活的重擔,實在是毫無意義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藐躬"為漢語古語詞,讀作miǎo gōng,指代說話者對自身的謙稱,含"微小之身"的謙卑意味。該詞由"藐"與"躬"兩個單字複合而成:

  1. "藐"本義為細小柔弱,《說文解字》釋作"小草也",引申為輕視、微小之意,如《左傳·僖公九年》"以是藐諸孤";
  2. "躬"原指身體,《爾雅·釋诂》注為"身也",後引申為自我稱謂,如《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在《漢語大詞典》中,"藐躬"被明确标注為謙辭,常見于古代奏章、書信等正式文體,例如清代朱彜尊《曝書亭集》中"臣雖藐躬,敢忘夙夜"。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時仍需準确理解其謙遜指代功能。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藐躬”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基本含義

“藐躬”指“孱弱的軀體”或“虛弱的自身”,常用于自謙或描述身體狀态不佳的情形。例如《清史稿》中“藐躬何堪自問?”即表達對自身能力的謙遜态度。

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

    • “藐”意為弱小、微弱,“躬”指自身或身體,組合後強調身體或身份的孱弱。
    • 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帝王、文人的自謙語境,如吳樾《暗殺時代》中“内顧藐躬,素非強壯”,魯迅書信中也用此詞自述困境。
  2. 用法與語境

    • 自謙表達:常見于正式文書或文學作品中,如“使徒禦有驚,藐躬何堪自問?”(《清史稿》)。
    • 描述虛弱:如茅盾《色盲》中“以他那樣的藐躬,負起生活的重擔”。
  3. 需注意的誤釋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藐視身份,低下姿态”,可能與拆分字義導緻的誤解有關。但從權威文獻和主流詞典看,此詞核心仍圍繞“孱弱”展開。

“藐躬”是文言色彩濃厚的自謙詞,需結合語境理解。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本或文學創作中,表達對自身狀态的低調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卑意避瓜防李避祿采購材職持氣待閑淡食斷誼多義奮不顧命風谷剛果工傷保險狗崽子鬼水國記過亢海鮮懷傷火宮賤市奸貪夾裙節操潔馨進策旌币淨盡九成宮季雅崛起靠邊站可怪啃嚼斂聲匿迹靈狷免的明世匿迹隱形篷寮瓶隱甓社牆進千金一壸七十三八十四癯顔呿頤結舌閃婚社林勝衣使喚拾牙慧淑茂書癖疏質訟曹頑腐危巒無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