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安一隅的意思、苟安一隅的详细解释
苟安一隅的解释
[seek momentary ease in an isolated place] 当权者只顾本身安居一地,不顾国家民族安危
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说岳全传》
词语分解
- 苟安的解释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详细解释苟且偷安。《后汉书·西羌传论》:“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
- 一隅的解释 .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吕氏春秋·士容》:“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北齐书·酷吏传·宋游道》:“虽赃污未露,而姦诈如是。举此一隅,餘诈
网络扩展解释
“苟安一隅”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当权者或统治者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不积极抵抗,而是选择偏居一地、只顾眼前安逸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拼音:gǒu ān yī yú
- 字面含义:“苟安”指暂且偷生、贪图暂时的安逸;“一隅”指一个角落或狭小地区。合起来意为“在某个小地方勉强偷安”。
2. 深层内涵
- 贬义色彩:强调统治者对外敌侵略的消极态度,体现目光短浅、缺乏责任感。例如《说岳全传》中批判南宋朝廷“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 历史背景:多用于形容中国古代偏安政权(如南宋、东晋),暗含对其苟且偷生的讽刺。
3. 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清代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
- 语法结构:紧缩式成语,常作谓语,如“朝廷苟安一隅”。
- 近义词:苟且偷安、偏安一隅。
4. 例句
- 现代语境:某些企业面对行业竞争时,若只求维持现状、不创新突破,亦可被形容为“苟安一隅”。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典故或历史案例,可参考《说岳全传》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苟安一隅》的意思
《苟安一隅》是一个成语,意为在狭小的角落里苟且安身。形容人只顾自己的小利,不顾大局,缺乏追求进步和拼搏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笔画
《苟安一隅》的部首为艸(草字头),共有8个笔画。
来源
《苟安一隅》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它常常被用于描绘那些没有生活追求,只满足于眼前小利的人。
繁体
《苟安一隅》的繁体字为「苟安一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隅」字的写法稍有变化。原本的写法为「角」字旁边加上「兀」字。这种写法强调了在角落里的孤立和封闭。
例句
这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钱财,从不关心社会大事,真是苟安一隅。
组词
联合组词有:苟且、安稳、一隅。
近义词
类似意思的词语有:自甘堕落、自顾自、自私。
反义词
相反意思的词语有:追求进步、有志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