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毛的老虎。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那怕他物盛财丰,顷刻间早已成空。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水浒传》第十二回:“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 没毛大虫 牛二 ,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说岳全传》第三四回:“ 粘罕 带领众元帅、平章,分兵左右迎敌,那里当得起这班没毛大虫,声若翻江,势如倒海。”
“没毛大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一、基本释义 比喻像没有毛的老虎一样凶猛的人或事物。该成语含贬义,常用于形容表面看似普通但实际极具威胁性的对象。
二、出处与用法
文献溯源
最早见于元代杂剧《货郎旦》第一折:“这一把无情毒火,岂非是没毛大虫。”
清代《说岳全传》第34回亦有引用:“分兵左右迎敌,那里当得起这班没毛大虫,声若翻江,势如倒海。”
语法结构
属偏正式成语,多作宾语或定语,如“如遇没毛大虫”“这没毛大虫般的人物”。
三、注意特殊释义 个别资料(如)将其解释为“微不足道的事物”,但此说法与主流权威释义存在明显差异。建议以《汉典》《沪江词典》等高权威来源的“凶猛”含义为准。
四、近义词参考
可与“衣冠禽兽”类比,均含外表与内在反差之意。
“没毛大虫”这个词在口语中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毫无作为、没有能力、无用等贬义的意思。
“没毛大虫”这个词可以拆分成四个部首和八个笔画。其中,拆分成的部首分别是“一”、“毛”、“虍”、“虍”,笔画则分别是一画、七画、九画、一画。
“没毛大虫”这个词来自于民间口语,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懒散、无能或不负责任等贬义行为。
“没毛大虫”的繁体字为「沒毛大蟲」。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没毛大虫”这个词的含义和形象基本保持一致。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没毛大虫。
2. 这个公司的员工都是一群没毛大虫,完全不值得依赖。
3. 别再浪费时间和那些没毛大虫争论了,他们不会有任何成果。
没毛小虫、有毛大虫、没事找事、毫无作为
懒虫、废物、无能、无用
有能力、有责任心、有作为、有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