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人的意思、马来人的详细解释
马来人的解释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泰国和新加坡等国。约1840万人(1985年)。讲马来语。多信 * 教。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渔业、航海业、手工业。
词语分解
- 马的解释 马 (馬) 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笔画数:; 部首:马; 笔顺编号:
- 来人的解释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收条请交来人带回详细解释.将来的人。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旧三为一,袭以示来人,摛之罔极。”.来的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
专业解析
马来人是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民族群体,其定义在汉语词典及学术研究中包含三个层级:
- 狭义概念指马来西亚宪法认定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及婆罗洲北部,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信仰伊斯兰教;
- 广义范畴涵盖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的南岛语系马来族群,包括印尼的米南加保人、亚齐人等分支;
- 人类学术语"马来人种"曾用于描述东南亚至太平洋群岛的南岛语族群,该分类法现已被更科学的"南岛语族"概念取代。
语言特征方面,标准马来语(Bahasa Melayu)与印尼语同属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使用改良的拉丁字母书写系统。该民族在历史上建立过满者伯夷、马六甲苏丹国等重要政权,现存文献可追溯至7世纪的室利佛逝碑铭。
根据2023年东南亚人口统计,狭义马来人口约3200万(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文莱及泰国南部),广义族群总数逾2.3亿。该群体在饮食文化、建筑艺术(如尖顶清真寺)和纺织工艺(巴迪蜡染)等方面形成独特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马来人(Malay)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定义及特征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定义与分类
-
广义马来人
指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岛国的南岛语系民族,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使用印度尼西亚语族语言。这一群体涵盖马来群岛、东南亚大陆南部及部分大洋洲地区的原住民。
-
狭义马来人
特指东南亚国家中以“马来族”为族称的群体,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文莱等国,是马来西亚的法定主体民族。其文化特征包括伊斯兰教信仰和马来语使用。
二、人种与起源
- 马来人种属于蒙古人种的马来类型(又称“南岛-蒙古人种”),可能由爪哇早期居民与安达曼人种融合形成。
- 历史迁徙:马来人大规模向外扩展约始于1500年前,语言演变和分布佐证了这一迁徙过程。
三、语言与宗教
- 语言:使用马来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是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的官方语言之一。
- 宗教:约99%的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深刻影响其社会规范与生活方式。
四、分布与人口
- 主要聚居地:马来西亚(西马为主)、印尼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沿岸、泰国南部等。
- 人口规模:狭义马来族人口约3000万(2025年估算),广义群体则超过4亿。
五、词源与历史
- “马来”一词源于苏门答腊岛古国“末罗瑜”(Melayu),7世纪中国史籍已有记载。
- 历史上马来半岛曾受苏门答腊古国影响,形成独特的文化圈,后成为现代马来西亚国家认同的核心。
补充说明:需注意“马来人”与“马来西亚人”(Malaysian)的区别,后者为国籍概念,包含马来族、华裔、印度裔等多元族群。
别人正在浏览...
爱克斯光榜式杯币比肩褂不休不自聊参数蝉喘雷乾撦鼓夺旗遄速刺兵殚精竭虑东墙趓楼犯傻风调雨顺浮心给据攻难过养寒腊汗席何患无辞恒产恒河沙火签简涩嗟咏及今惊风骇浪久续巨楫军费诳赫廓张连错恋战买卖经茫惚麻杖酶原棉农匿知牌甲片善疲钝乾马气土深耕拾翠踏青实心霜心束缩睟表头球抟摇托领王屋卫养先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