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猪仔的意思、卖猪仔的详细解释
卖猪仔的解释
见“ 卖猪仔 ”。
亦作“ 卖猪仔 ”。旧时指拐卖人口出洋作苦工。《发财秘诀》第六回:“倘然真是输的不得了,便要卖猪仔了。” 李锺玉 《新嘉坡风土记》:“二十年来,西人开垦招工,佣值顿贵,于是贩卖人口出洋者,名曰卖猪仔。”
词语分解
- 卖的解释 卖 (賣) à 拿东西换钱,与“买”相对:卖菜。卖身。买卖。卖方。卖狗皮膏药(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背叛祖国、亲友或自己的良心:卖友,卖国求荣。卖身投靠。 尽量使出力气:卖力。卖命。卖劲儿。
- 猪仔的解释 〈方〉∶幼猪;猪苗 ∶旧指被诱拐出国卖苦力的中国人详细解释.小猪。 清 李锺珏 《禁猪仔议》:“南方以物之穉者曰仔。猪仔者,犹言小猪也。” 张友济 《一个红军的经历》:“农民高利借他的钱买猪仔来
专业解析
“卖猪仔”是汉语中的历史性俗语,其核心含义指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劳工被诱骗或强迫签订契约,以“契约华工”形式被贩卖至海外从事苦力劳动的现象。该词最初源于劳工运输过程中恶劣的生存条件,被运送者如同牲畜般被对待。
从语义结构分析:
- 字面含义:动词“卖”与名词“猪仔”组合,字面指贩卖幼猪,实际运用中产生隐喻义
- 历史指涉:特指1840-1912年间约1000万华工被贩运至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历史事件,据《中国近代史纲》记载,运输死亡率最高可达45%
- 现代转义:当代语境中衍生出“被欺骗性转卖”的引申义,常见于旅游行业“转卖旅行团”等场景
权威词典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第11卷(商务印书馆,2020)第387页,该词条被标注为“历史俗语”,建议使用者注意语境的时代敏感性。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的“侨乡移民史”数字档案库收录有相关契约文书实物扫描件可供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卖猪仔”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中文词汇,其含义随历史背景和语境不同而变化:
一、历史含义(19世纪至20世纪初)
定义:指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诱骗、拐卖等方式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工(主要为广东、福建人)贩卖至南洋、美洲等地做苦工的现象。
背景:
- 时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尤其在鸦片战争后()。
- 方式:分为“契约工”(签订卖身契约,期限3-10年)和“赊单工”(船费由招工者垫付,劳工需偿还本息),劳工在“猪仔馆”集中后失去自由,遭受虐待()。
- 案例:李钟玉《新嘉坡风土记》提到“贩卖人口出洋者,名曰卖猪仔”;《发财秘诀》等文学作品也描述了相关惨状()。
影响:
- 华工被称为“猪仔”,被视作商品,死亡率极高,成为近代华人移民史的血泪篇章()。
二、现代引申义(广东方言)
定义:指乘客购买车票后,被司机或售票员擅自转至其他车辆,导致中途换乘或无法直达目的地的现象()。
场景:
- 常见于非正规车站或私人营运车辆,乘客持收据而非正规车票,最终被“卖”至非约定地点()。
- 历史:殖民压迫下的劳工贩卖,涉及契约剥削和人身控制。
- 现代:交通领域的欺诈行为,体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 两种含义均含贬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爱惜羽毛岸谷百事可乐谤木边籴比邻薜荔衣冰浄避盈巢门车轮澄窨传嚷从流忘反寸补丹童道德境界点瑟钓人斗竞多力防表放佚概略官轻势微骇殚酣睡灏露滑柔煎调坚僻金祇迥判麂眼篱克敌制胜篮胁老友莫测高深怒江凭空揑造丕业旗纛亲迎雀眼荏苒乳卵上八洞晌觉失瞻署尾舒写束崖松宽宿场藤黄图经拓里蛙鸣蝉噪温润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