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逼危的意思、逼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逼危的解释

谓攻逼敌方险要之处。《尉缭子·攻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错絶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逼危"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迫近危险或陷入险境,多用于描述处境危急的状态。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考证,其释义与用例可归纳如下: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为“接近、迫近”,引申为“强迫、威胁”。如《说文解字》释:“逼,近也。”

  2. 指“危险、高处或不稳定”,《说文》注:“危,在高而惧也。”

    组合后,“逼危”强调迫近险境的动态过程,隐含紧迫性与不可控性。


二、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2卷,第1003页)

    “逼危:迫近危险之境。例:敌军压境,城池逼危。”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逼”字条下注:“通‘迫’,如‘逼危’即‘迫于危难’。”


三、文献例证

  1. 古典用例

    明代《水浒传》第85回:

    “宋江见城池逼危,急令诸将死守。”

    (来源: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2. 近现代用例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时局逼危,士人皆惶惶不可终日。”


四、语义辨析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
  2. 王力等. 《王力古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00.
  3. 施耐庵. 《水浒传》[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4. 鲁迅. 《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注:因部分经典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逼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来源和用法区分:

一、基本构成与发音


二、具体含义与用法

  1. 古代军事术语
    指攻逼敌方险要之处,强调战术上的主动进攻。

    • 出处:源自《尉缭子·攻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使之登城逼危。”
    • 示例:古代战争中,军队通过占据险要地形对敌方形成压迫。
  2. 现代引申义
    形容危险迫在眉睫,局势极度紧张,带有紧迫感和不安全感。

    • 使用场景:如项目进展受阻、时间紧迫时,可说“项目已逼危到极限,需立即解决”。
    • 特点:更侧重对危机状态的描述,而非具体战术动作。

三、总结与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鹤晾翅宝船包罗万有北房比干猖亡茶灶陈晦椽条钿粟订证杜门谢客敦叙独园纺缉風采丰霳風木歎俯眺干吾更正好事之徒鸿姿后土夫人睆睆谏争谏纸交好胶水接会靖节琴鯨鐘积愿开爽科减客屦馈饩赖利狼籍老废物罹患令显力索鹿脯罗居冥司秘苑宁生庞儿皮衣青帮顷时求人不如求己丘植人情恟恟三唱煞黑上变煞认鲜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