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ifty percent discount]∶按一半打折扣;五折
打对折
(2) [fold the sheet of paper in two]∶相对折叠起来
(1).对半的折扣。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象猪猡一样。” 老舍 《四世同堂》二九:“ 大赤包 福至心灵的退还 东阳 四十元钱:‘我们玩牌向来是打对折给钱的;那天一忙,就实价实收了你的;真对不起!’”
(2).对半折迭。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如愿》:“ 何大妈 猛然的坐起身,披了衣服,伸手在枕头下面,摸出那个对折起来的大红封套。”
对折指将物体沿中心线折叠,使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动作或状态。在商业场景中,特指商品按原价的一半出售(即五折)。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328页明确将“对折”定义为“减价至原价的一半”。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撰,代表现代汉语规范释义。
$$
text{折后价} = text{原价} times 0.5
$$
“对半”强调平均分为两份(如“对半分账”),不必然涉及折叠动作或商业折扣。
权威参考:
“对折”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物理折叠
指将物体(如纸张、布料等)沿直线对半折叠,使两部分完全重合。例如将A4纸对折后形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常用于手工、包装或书籍装订。
数学对称性
在几何中,对折可指图形沿某条直线(对称轴)折叠后完全重合的性质,如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经济术语
表示价格减半,如“商品对折出售”即原价的50%。例如原价200元的衣服对折后售价100元。
文学隐喻
用于比喻时间、空间或情感的重叠,如诗句“把回忆对折,一半是光,一半是影”,暗指过去与现在的交织。
注意:日常使用中需区分“对折”(50%折扣)与“打对折”(可能指不同折扣比例),建议结合具体场景确认含义。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宝构玻意耳定律柴燎告天昌会偿寃抄本成光乘属刺痛断篷堕马俯角贯例絓衔鼓儿词海阔天空河东三箧荒腆彗汜画涂护身佛讲制菅蒯椒萼经年金田起义金鱼酒糟头机遇阑尾炎粱糗俚辞柳条离棹美备没头鬼螟脯曩旧难鸣孤掌匹夫有责批首浅躁骑驴索句请剑清最琼林玉树柔承三鹿为犇侍臣实打实试工水式桐凤头蝨外营忘想位居微隐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