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拙的意思、卤拙的详细解释
卤拙的解释
粗笨,不精巧。卤,通“ 鲁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世多谓前古民醇,工作率多卤拙,是大不然。”
词语分解
- 卤的解释 卤 (鹵滷) ǔ 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称“盐卤”、“苦汁”。 浓汁:卤汁。卤面。 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卤虾。卤豆腐。 古同“鲁”,鲁莽。 古同“橹”,大盾。 古同“掳”,掠夺
- 拙的解释 拙 ō 笨,不灵巧:笨拙。弄巧成拙。拙劣。 谦辞,称自己的:拙作。拙见。拙笔。拙著。 巧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卤拙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由“卤”和“拙”二字构成,其含义需结合二者的本义及古籍用例综合理解。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
-
卤(lǔ)
- 本义指盐碱地,引申为“粗劣”“莽撞”。《说文解字》释“卤”为“西方碱地”,后衍生出“愚钝”“粗疏”之意。如《汉书·刑法志》载“其民杂卤”,颜师古注:“卤,迟钝也。”
- 来源参考:汉典“卤”字释义(www.zdic.net/hans/卤)。
-
拙(zhuō)
二、复合词“卤拙”的释义
“卤拙”属并列结构,强调粗疏笨拙、缺乏机巧的特质,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含贬义。其核心含义包括:
- 愚钝鲁莽:言行缺乏思虑,如《宋书·王微传》载“性卤拙,昧于事情”。
- 质朴无华:隐含不谙世故的天然状态,如清代笔记《柳南随笔》称某人“天性卤拙,不习逢迎”。
三、古籍用例佐证
- 《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
“微性卤拙,不能造请。”
此处指王微性格粗疏笨拙,不善交际钻营。
- 清代王晫《今世说·德行》:
“其人卤拙,然胸无城府。”
形容为人虽笨拙但心地坦荡。
四、现代使用场景
“卤拙”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研究或方言表述(如部分北方方言保留“卤”表“粗笨”义)。其近义词包括“愚拙”“迂拙”,反义词为“机敏”“灵巧”。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
- 汉典(www.zdic.net)
- 国学大师古籍库(www.guoxuedashi.com)
网络扩展解释
“卤拙”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含义及使用场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 拼音:lǔ zhuō
- 释义:形容人或事物粗笨、不精巧,多指言谈举止或工艺品的笨拙、缺乏灵活。
二、详细解释
-
字义拆分:
- 卤:原指味道厚重的调味品(如卤水),此处通“鲁”,引申为粗笨、鲁莽。
- 拙:意为笨拙、不灵活。两者结合强调因粗率或缺乏技巧导致的表现不足。
-
历史用例:
-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器用》中提到,时人常误以为古代工艺“卤拙”,实则不然,借此反驳“古人技艺粗糙”的偏见。
三、使用场景
- 形容人:如“他性格卤拙,不善交际”。
- 形容物:如“这件陶器虽卤拙,却带有古朴之美”。
- 反义对比:常与“精巧”“灵巧”等词对举,强调反差。
四、相关扩展
- 近义词:鲁钝、笨拙、粗拙。
- 反义词:灵巧、精巧、娴熟。
- 注意: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卤”引申为“外界干扰”,此解释缺乏文献依据,建议以权威释义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梦溪笔谈》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奔轶绝尘别书成诵词赋大当担误大煞风趣登高调查研究低敛繁星副爷肤知公文帖官材过期惠君会任绘饰浑灏茄房拣阅家事学校解纽晶顶景夷槿艳鸡羣鹤积散椐椐彊彊铠胄勘会客作控緤老格灵窍聋瞢名字耐心烦儿噼哩啪啦平婉枇杷齐步走清风高节青旻秋节烧灼感拾陈蹈故石腥私闲笋尖诉穷橐饘无定着无訾吓唬庠老详闲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