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采樵的意思、采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采樵的解释

砍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秀 , 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会三辅乱,人多流宕,而 干 义 不去,与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採樵乐,或説林泉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玛纳斯 有遣犯之妇入山採樵,突为 玛哈沁 所执。”一本作“ 樵采 ”。


打柴。《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 杜预 注:“樵,薪也。”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 陈王 鬭鸡道, 安仁 采樵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斫蟒》:“ 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采樵”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采樵”指砍柴或打柴的行为,字面意义是采集柴火。这一活动在古代多为底层民众维持生计的劳作方式,因此也衍生出比喻劳动艰辛、生活困苦的抽象含义。


二、详细释义与用法

  1. 实际动作

    • 砍柴:指在山林中劈砍木柴,如《左传·昭公六年》记载“禁芻牧採樵”(禁止放牧和砍柴)。
    • 打柴:指收集散落的柴火,如《左传·桓公十二年》提到以“无扞采樵者”诱敌的策略。
  2. 比喻意义
    常用来形容艰苦劳作或清贫生活。例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樵歌》中用“採樵乐”反衬隐逸生活的闲适,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则以“採樵自活”描写流放者的艰辛。


三、经典例句


四、总结

“采樵”既有具体劳动行为的含义(砍柴/打柴),也承载着文化语境中对艰辛生活的隐喻。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左传》《三国志》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采樵》这个词意思是指到山林中去砍伐木材。它的部首可以拆分成“木”和“手”,其中“木”表示与木材有关,“手”表示人的动作。根据笔画的统计,它一共包含了12个笔画。《采樵》源自于古代汉语,是描述古代人们获取木材的一种方式。它的繁体字形为「採樵」。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采樵》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更接近于「採檇」。不同时期的汉字写法有所差异,这也是汉字演变的结果。 以下是一个关于《采樵》的例句:“他每天早上都去山里采樵,为家里取暖。”在这个例句中,采樵描述了人们在山里砍伐木材的动作,以便供应家庭的取暖。 与《采樵》相关的组词可以有“樵夫”、“樵牧”、“樵村”等。这些词都与砍伐木材和山林有关。 与《采樵》相近的词汇可以包括“伐木”、“砍柴”等,这些词也描述了获取木材的行为。 相反意义的词汇可能是“植树”,因为植树是种植树木的行为,与砍伐木材相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