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热;盛暑。 晋 陆机 《从军行》:“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南朝 梁 萧统 《扇赋》:“虽復草木燋枯,金沙销鑠,火山炽,寒泉涸,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却。” 明 刘基 《深居精舍记》:“且静僻无妄人跡,虽隆暑不汗。”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予心惮隆暑,念此将谁嗤。”
“隆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指酷热、盛暑,即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该词由“隆”(本义为高、盛大)和“暑”(炎热)组合而成,强调极致的炎热状态。
古籍例证
近义与反义词
补充信息
该词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多,现代口语中更常用“三伏天”“酷暑”等表达。其注音为lóng shǔ(ㄌㄨㄥˊ ㄕㄨˇ)。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诗词注释。
《隆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包括“隆”和“暑”。
拆分部首:隆(立字旁)和暑(日字旁)
隆的总笔画数为8,暑的总笔画数为12。
《隆暑》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周易》中的“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卦。在此卦中,隆暑意味着夏季炎热的到来。
《隆暑》的繁体字为「隆暑」。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一些区别。《隆暑》一词在古时的写法是「隆海」。
1. 春天过去了,接下来就要迎来隆暑的夏天了。
2. 在隆暑的时候,人们应该注意防暑降温。
与《隆暑》相关的词汇有:隆重、隆昌、暑气、春暑、炎暑等。
与《隆暑》意思相近的词语有:酷暑、炎热、热浪、火热等。
与《隆暑》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寒冷、凉爽、清凉、秋凉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