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宿戒的意思、宿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宿戒的解释

(1).古代举行祭祀等礼仪前十日,与祭者斋戒两次,第二次斋戒在事前第三日进行,称宿戒。《周礼·春官·世妇》:“世妇掌女宫之宿戒。” 郑玄 注:“宿戒,当给事豫告之齐戒也。”《仪礼·乡饮酒礼》:“乡朝服而谋宾介,皆使能不宿戒。” 郑玄 注:“再戒为宿戒,礼,将有事,先戒,而又宿戒。”

(2).事先警戒。《东观汉记·祭遵传》:“兵退无宿戒,粮食不豫具,今乃调度,恐力不堪。”《明史·陶鲁传》:“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宿戒”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祭祀礼仪中的斋戒仪式

  1. 定义:指古代举行祭祀等重大礼仪前,参与者需进行两次斋戒,其中第二次斋戒在仪式开始前第三日进行,称为“宿戒”。这一流程旨在通过提前净化身心,体现对祭祀的重视。
  2. 文献依据:
    • 《周礼·春官·世妇》记载:“世妇掌女宫之宿戒。”郑玄注解:“宿戒,当给事豫告之齐戒也。”
    • 《仪礼·乡饮酒礼》提到:“皆使能不宿戒”,强调仪式前需遵守戒律。

二、广义上的“事先警戒”

  1. 军事与日常应用:指在行动前提前做好戒备或警示。例如《东观汉记·祭遵传》描述军队“兵退无宿戒”,批评缺乏预先部署;《明史·陶鲁传》则提到“羽书狎至,戎装宿戒”,体现对紧急军情的应对。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宿戒的意思

宿戒是指在寺庙或道观中,修行者遵守的一种特定的戒律。它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里,禁止食用任何荤腥食物和酒类,以求心灵的净化和身体的养生,从而达到修行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宿戒的部首为宀,宀是一个独立的部首,表示与房屋、住宅有关的意思。宿戒的拆分笔画为10画。

来源

宿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佛教。在佛教中,修行者会在特定的时间里进行严格的戒律约束,其中之一就是宿戒。它被视为修行中的重要法门,能够降伏烦恼、养护身心。而后,这个词汇逐渐延伸至其他宗教和修行之中。

繁体

宿戒的繁体字为「宿戒」,没有特别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文献中,宿戒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宿穴戒壑,以助民农」的句子,其中「戒」的字形略有变化。

例句

1. 修行者必须守持宿戒,戒除荤腥食物和酒类。

2. 每周的星期一,寺庙中会组织僧众进行一天的宿戒。

3. 宿戒是修行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内心的清净度。

组词

1. 宿舍:指供人住宿休息的房间或楼房。

2. 宿命:指人生的命运或一切事物发展的不可避免的宿命。

近义词

禁戒、斋戒

反义词

放纵、肆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