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套的意思、龙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套的解释

(1) [actor playing a walk-on part in Chinese old-style opera]∶中国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上面绣有龙纹

(2) [utility man]∶演各种配角兼做戏院杂工的演员

跑龙套

详细解释

(1).戏曲演出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四:“同样是龙套便得分红、绿、白、黄、黑五色。”

(2).穿龙套的演员,配角。 顾锡东 《*********》第三场:“ 呼延寿廷 下马,四龙套下,姑嫂迎入,同坐下。” 巴金 《关于<还魂草>》:“从一九六二年到现在我走了多长的路,我像一个平庸的演员跑了十几年的龙套,戏装脱掉我应当成为我自己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龙套”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戏曲,具有以下多层含义:

一、戏曲中的本义

  1. 角色类型
    指戏曲中扮演随从、兵卒等次要角色的演员,通常没有台词或仅少量对白,主要负责烘托主角或场景氛围。例如四人一组称为“一堂龙套”,通过队形变化(如二龙出水、站门)表现人马众多的场景。

  2. 服装特征
    因戏装上绣有龙纹而得名“龙套衣”,是戏曲中辨识此类角色的标志性服饰。

二、引申意义

  1. 次要地位
    现代语境中,常比喻在某个事件或活动中担任无关紧要的辅助角色,例如“跑龙套”指代从事打杂或陪衬性工作。

  2. 群体象征
    戏曲中龙套以集体形式出现,象征普通群体,后也用于形容缺乏个性或存在感的人。

三、历史演变

从元代戏曲的“流行”角色到清代形成固定表演程式,龙套逐渐发展出规范化的舞台调度体系。其作用从单纯的背景填充演变为通过程式化动作推动剧情发展。

示例:

注:更多表演程式和服装细节可参考戏曲专业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龙套

龙套是一个中文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在影视剧中担任配角的演员。这些演员通常出场时间较短,戏份较少,只是为了衬托主角或者填充场景而存在。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龙套的部首是龙(龍),它是一个独体字。龙的拼音是“lóng”,它由16个笔画构成。

来源

“龙套”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传统京剧。京剧中有一种装饰华丽、颜色鲜艳的戏服,上面绣有龙纹,叫做“套子”。这种戏服往往被赋予给表演龙、花旦等重要角色,而其他演员则穿着比较简单的戏服,被称为“龙套”。后来,这个词逐渐扩展到其他表演艺术领域,泛指非主要角色的演员。

繁体

龙套的繁体字为「龍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龙套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龙套」。

例句

1. 在这部电影中,他只是扮演一个龙套角色,没有太多台词。

2. 这个舞台剧需要大量的龙套演员来衬托主角的光彩。

组词

龙套演员、龙套角色

近义词

群众演员、配角

反义词

主角、主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