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津的意思、龙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津的解释

(1).即 龙门 。 龙门 一名 河津 ,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於九五,沦涌悬乎 龙津 。” 明 徐芳 《城门高》诗:“虾蝤百辈走耽耽,直取 龙津 为窟宅。”参见“ 龙门 ”。

(2).喻高德硕望。《梁书·陆倕传》:“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3).喻仕宦腾达之路。《晋书·孙绰传》:“﹝ 绰 ﹞尝鄙 山涛 ,而谓人曰:‘ 山涛 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 元礼 门为 龙津 ,则当点额暴鳞矣。’” 唐 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 龙津 。” 冯浩 注:“《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4).指龙池。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 宠深陪雉尾, 武皇 恩厚宴 龙津 。”借指宫中。《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絃闻尽夜,踏青鬭草事青春,玉輦从羣真。”参见“ 龙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津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阐释:


一、字面释义与核心意象

龙津本义指“龙栖息的渡口”或“与龙相关的河流”,其中“龙”象征祥瑞、威权,“津”为渡口或水流交汇处。该词承载着跨越险阻、超凡入圣的哲学隐喻,如“鱼跃龙门”典故中,龙门即被视为“龙津”,代表突破凡俗的机遇。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5版“津”字条释义;《汉语大词典》“龙津”词条。


二、历史文献中的典故意涵

  1. 仕途晋升之喻

    《晋书·郭璞传》载:“登龙津,翼云雾”,以“龙津”暗喻显赫官位。唐代李商隐《春日寄怀》亦云:“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借指功名之路。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卷七十二;《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版。

  2. 佛道文化中的超脱意象

    《五灯会元》载禅语:“一跃跳过龙津,方知本来无物”,喻指顿悟境界。道教文献《云笈七签》则称昆仑山有“龙津”圣水,饮之可羽化登仙。

    来源:中华书局《五灯会元》卷三;《道藏·云笈七签》卷二十六。


三、地理实体与文化遗存

  1. 福建龙津桥

    始建于南宋的福建长汀“龙津桥”(今称“跳石桥”),因汀江古称“龙溪”得名,为闽西重要商贸渡口,现存清代重建遗迹。

    来源:《长汀县志·交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福建省文旅厅官网龙津桥文物档案

  2. 岭南龙津水

    广东罗定有“龙津河”,明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载:“龙津绕城,舟楫通商”,印证其航运枢纽地位。

    来源:中华书局《广东新语》卷四“水语”;《罗定州志》乾隆刻本影印本。


四、文化象征与衍生用法

结论:龙津既是具象的地理标识与建筑遗存,更是中华文化中突破困境、追求卓越的精神符号,贯穿于历史、文学、宗教、教育等多重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龙津”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指“龙门”
    因“龙门”又名“河津”,故称“龙津”。这一用法多见于古籍,如《晋书·郭璞传》中“沦涌悬乎龙津”,以及明代徐芳的诗句“直取龙津为窟宅”。龙门在古代传说中是鲤鱼跃过即可化龙的神奇之地,因此“龙津”也隐含跨越难关、蜕变升华的意象。

二、比喻义

  1. 象征高德硕望
    用于形容品德高尚、声望卓著的人物或境界。例如《梁书·陆倕传》中“过龙津而一息”,以“龙津”比喻德行修养的高深层次。

  2. 喻指仕途腾达之路
    古代文人常以“龙津”暗喻科举或官场晋升的机遇。如李商隐诗句“未知何路到龙津”,以及《晋书》中孙绰对山涛的评论,均将“龙津”与功名仕进相关联。

  3. 指“龙池”
    部分文献(如、4)提到“龙津”可代指“龙池”,即与龙相关的池沼,但此义项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龙津”多用于地名或文化意象。例如:

四、文献与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地名案例,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宴拜路尘暴晴本议裨裨碧纱恻怆彻白宠媵楚舘村坊犯鳞丰姿绰约粉团佛桌儿拱押哈号何水部洄溯剑芒蒹苇嘉闻计不返顾记载距险狂风骤雨辣豁豁狼窜老龟刳肠黧脆泠洌鲤子乱实蒙晦描着模儿谋叛泥墩墩棚寮姘人轻于鸿毛七夕钱蚋序山寿蛇迹市门水落归漕四野投告托天王铁鎗弯腿微灯尉纳无肠武陵客遐方绝壤献曲先知君喜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