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以身为表率而正之。《书·仲虺之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纘禹旧服。” 孔 传:“言天举王勇智,应为民主,仪表天下,法正万国。”《明史·解学龙传》:“ 纪 ( 王纪 )亮节弘猷,召置廊庙,必能表正百僚,裁决大务。”
(2).指宰辅。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僕射制》:“况朝廷之大,得不以耆年重望居表正之地,以仪刑百辟乎?”
“表正”一词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解析:
以身为表率而正之
指通过自身行为树立榜样,起到纠正或引导他人的作用。如《尚书·仲虺之诰》提到“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意为君王以德行示范天下,使万国效法。这一含义强调道德或行为的规范性。
指宰辅(古代官职)
在历史文献中,“表正”也用于代指辅佐君主的高官,如《明史·解学龙传》中“表正百僚”即形容宰辅在百官中的核心地位。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独立使用,多出现在古籍引用或历史讨论中,例如:
提示:如需具体例句或更深入的历史语境分析,可参考《尚书》《明史》等文献。
《表正》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表示某种事物或概念的真实、准确、正直等属性。接下来将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还包括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
《表正》的部首是表,由“衣”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4。
《表正》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明了,它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其中,“表”指的是展示事物真实面貌的外在形象,而“正”则表示准确无误、真实可靠的含义。
繁体字的表现形式是「表正」。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汉字《表正》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它的古字形为「表」内部是一个具有帽子形状的「丶」,「正」的右侧则是一个象征人的「亻」,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结构。
以下是几个例句,展示了《表正》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
与《表正》有关的一些词语组合包括:求表正(追求真实)、表正无私(真实无私)等。
与《表正》意义相近的词语包括:真实、准确、正直等。
相反地,与《表正》意义相反的词语有:虚假、失实、不准确等。
謷然白首郎比笼兵籍鬓颔傧尸趠荦处制寸壤銼荐担儿弹违点治短丑多垒髶髦繁累凤饼符样盖碗功率放大器乖人骨头骨脑夯具浩叹荒耗获丑绛帕畿服寄库京广铁路金华洞久大剧难旷班褲裆窟穴拉撮连峯凌摈零乱乱弹琴陆注卖解篾簟濔迆内急派头遣具敲尖憔神悴力栖毫旗号区薮日销月铄山舆搜疏托兴吴宫小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