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齿位的意思、齿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齿位的解释

(1).按年龄大小所定的席次。《周礼·地官·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郑玄 注:“正齿位者,《乡饮酒义》所谓‘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也。”

(2).排列的官位。 明 赵南星 《与吴复庵书》:“輒忘其齿位之卑,与明公剖心而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初, 李思齐 与 察罕特穆尔 同起义师,齿位相等。”

(3).年龄与官位。特指长寿与高位。 唐 韦应物 《送郗詹事》诗:“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 唐 权德舆 《唐故长安主簿李君墓志铭》:“齿位皆屈,而智者叹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齿位”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古代礼仪中的年龄排序

指按年龄大小确定的席位次序,常见于古代祭祀或宴会场合。例如《周礼·地官·党正》记载,祭祀后饮酒时需“正齿位”,即六十岁以上者坐,五十岁者站立侍奉,体现尊老传统。

二、官职排列

表示官员的职位等级或排列顺序。如明代赵南星在书信中提到“齿位之卑”,即自谦官职低微;元代文献中“齿位相等”则指官员地位相当。

三、年龄与官位的并称

特指长寿与高位的结合。唐代韦应物诗句“齿位并”即形容年龄与官位兼具的状态,权德舆的墓志铭中“齿位皆屈”则表达两者均未显达的遗憾。


现代延伸用法

部分现代文献(如)提到“齿位”在医学领域可指牙齿位置,但此用法更规范的术语应为“牙位”,即通过象限编号标记牙齿位置(如智齿标记为“8”)。需注意区分语境,避免混淆。

提示:若需了解古代礼仪或职官制度的具体案例,可参考《周礼》《续资治通鉴》等文献;医学相关用法建议查阅专业口腔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齿位(chǐ wèi)这个词来源于汉语,它是由“齿”和“位”两个字组成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齿”字的部首是“齿”,它是由“齒”字拆分而来,表示牙齿。 - “位”字的部首是“人”,它表示人的位置或身份。 “齿”字的笔画数为8画,而“位”字的笔画数为7画。 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特定的位置或身份上有牙齿。它常用来形容牙齿的排列情况或者是其他物体的位置关系。 关于繁体字的写法,齿位在繁体中仍然保持为「齒位」。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齿位的基本含义与现代汉字相似。 以下是一些关于齿位的例句: 1. 他的齿位整齐,笑起来非常迷人。 2. 这个机器的齿位错乱,需要修理。 齿位的组词有:齿轮、齿谐、齿条等。 齿位的近义词可以是:齿列、齿列形成等。 齿位的反义词可能是:缺齿、无齿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