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roken end;behead]∶河流水源被袭夺流入另一水系
(2) [ends down]∶在制造过程中棉条、粗纱或纱线断开
(3) [behead;chop off the head]∶砍头
(1).亦作“ 断脰 ”。身首异处。形容死之壮烈。《韩非子·诡使》:“夫陈善田利宅所以战士卒也,而断头裂腹播骨平原者,无宅容身,身死田夺。”《淮南子·修务训》:“今距彊敌……决腹断头,不旋踵运轨而死。”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故常人之情,与其家有断脰剖心之贞臣,寧有讳树数马之醇士也。”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解腕从来称壮士,断头尚且有将军。”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2).泛指把头砍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钩吻》:“白鸭或白鹅断头沥血入口中或羊血灌之……吐出毒物乃生,稍迟即死也。”
(3).被砍断的头。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阳阳,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4).间断;中断。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四折:“纳币帛綾段,不断头花担盒盘堪观。” 茅盾 《子夜》十三:“ 玛金 也撇开了那无断头的‘公式’对‘公式’的辩论,就从她刚才写着的那些纸中间翻出一张来,读着那上面记下了的预定节目。”
(5).指纺织中纱线、毛线的中断处。 理由 《中年颂》:“她是一个熟练的挡车工……单凭指尖细腻的触觉,就能判断有没有缺经断纬;在千丝万缕中哪怕有一根断头,也逃不过她敏感的神经末梢。”
断头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核心维度,均源自权威辞书文献:
指古代将人头颅砍下的极刑。《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砍头,杀头”,如《史记·项羽本纪》载“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映射的便是断头之祸。此义项凸显古代刑法的残酷性,常见于历史文献。
描述物体被切断的状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物体)被砍断或折断的部分”,如“断头路”“断头铡刀”。此用法强调物理形态的断裂,广泛用于工程、日常用语中。
喻指事业或行动被迫终止。清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未竟之业,终成断头”即用此喻。近现代如谭嗣同就义前“我自横刀向天笑”亦暗含维新事业断头之悲壮。
权威参考来源:
相关链接:
“断头”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砍头/身首异处
指被斩首,形容死亡壮烈或刑罚残酷。例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或《淮南子》中“决腹断头”的记载。
壮烈牺牲的象征
用于形容为正义或信仰牺牲的壮举,如陈毅诗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中断或间断
指事物过程中途停止,如“河流水源被袭夺流入另一水系”,或纺织业中“棉条、纱线断开”的技术术语。
金融术语(股票领域)
指融资客户因股价下跌导致保证金赔光,股票被强制卖出的情况。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专业领域解释,可参考来源网页(如、3、7)。
安禄熬煎避姙卜夜卜昼池头粢糲大间歇泉诞圣节登等笃实非我族类飞旐覆焘干宝稿签门上诡服桂席骇叹汉元鹤脑侧昏耄骄矜家姊蹐躬靳直济世匡时九牛拉不转伉音恐耸讋慄礼赂鲁馆沦忽芦席昧履霓帱旁嚣毗离貔子寝燕任重致远戎马伞簳沈麝神香仕贫手腕烁电说铁骑儿疏水箪瓢天来大蹄囓头皮魏勃扫门巍峻文府五弄宵鱼垂化小种邪议心浮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