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齎遣的意思、齎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齎遣的解释

遣送。《宋史·神宗纪二》:“戊午,詔,所在流民愿归业者,州县齎遣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齎遣(jī qiǎn)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携带并派遣”,多用于描述官方或正式的委派行为。该词由“齎”(同“赍”,意为携带、持送)和“遣”(派遣、差使)两部分构成,二字组合后词义叠加,强调携带特定物品或文书执行任务的复合动作。

在具体使用中,“齎遣”常出现在古代公文或史籍记载中,例如官员受命携带诏书、符节等信物前往他处履职,或使者奉命持礼币出使邻国。《后汉书·窦融传》中“融等于是召豪杰及诸太守计议,决策东向,遣长史刘钧齎书诣阙”即属此类用例,此处“齎遣”特指携带文书完成使命的行为。

从词义演变角度看,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退出口语系统,但在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外交礼仪或文献训诂时仍具学术价值。其近义词“赍送”“奉遣”等虽语义相近,但“齎遣”更侧重执行任务的正式性与完整性,多用于官方语境。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3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齎遣”(jī qiǎn)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多写作“赍遣”,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2.构词解析

3.历史用例

4.近义与相关词

5.现代适用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行政术语或词源,可参考《宋史》等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说巴戟裱绫逼死碧漪材调差拟宸极褫缺闯荡出有入无订议都场二季烦酲犯禁风气蜂牖根捉鬼擘口寒野横赋华泰绛节截流激发态痉风鯨魚隽良康庄狼餐兰烟离愁笭牀龙符炉坑明珠夜投内金恼巴巴脑华盘话判例佩饰峭行屈子骚学疏从宋瓷素浄孙山琐伏堂印陶管头脑酒枉人顽尊乌银乡土志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