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士炼丹用的灶。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方验《参同契》,金灶鍊神丹。”《陈书·徐陵传》:“金灶之方,吾知其诀。” 唐 王勃 《仙游观》诗:“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金竈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由“金”与“竈”(灶的繁体)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金竈”可指两类事物:
金属铸造的炉灶
古代文献中常见用于祭祀、炼丹或烹饪的特殊炉具,如《礼记·月令》记载的“祭竈”仪式中,金竈象征洁净与神圣。此类器具多用于皇家或宗教场所,体现材质与功能的特殊性。
道教炼丹术语
在道教典籍《周易参同契》中,“金竈”代指炼丹所用的鼎炉,隐喻内丹修炼中“炼精化气”的关键阶段。例如《云笈七签》提及“置金竈于丹田”,强调其象征人体内修的核心。
词源考证方面,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竈”本义为炊事设施,前缀“金”既描述材质,亦含五行学说中“金生水”的哲学关联。现代《辞源》进一步将“金竈”归类为“器物词”与“宗教术语”双重属性。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礼记》《云笈七签》《说文解字注》)
关于“金竈”一词,目前可查的权威资料中未见明确释义,可能存在以下情况需注意:
词形核对建议
与“金竈”字形相近的词汇为“金鈚”(或写作“金錍”“金篦”)。该词有三种含义:
可能存在的混淆
“竈”为“灶”的繁体字,若用户实际想查询“金灶”,则需结合具体语境。例如:
建议进一步核对原词出处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更精准解答。
安赫尔瀑布朌布迸溜槽头买马看母子崇山峻岭穿漏大憝黨同妬異澹然酖沈盗夥电力机车东宛督臣剟拾鹅行法杖伏从祓送高志觥政钩脚光霁归国过零丁洋还盖含薰阁花话化热建弼肩摩踵接剪殪较准畿甸解果金声进水闸昆腔来煞连拱坝满载而归门铺靡冗墨法弄险愆淫清修三消伤勇圣通世患双抢水梭花水涨船高淑贤酸梅瓦殿外此微晶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