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乌的意思、金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乌的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 汉 刘桢 《清虑赋》:“玉树翠叶,上栖金乌。” 唐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诗:“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 蓬莱 光。” 元 武汉臣 《冯玉兰》第二折:“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绝句》之二:“烛影摇红人未散,金乌腾彩已三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乌是汉语中太阳的别称,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


一、本义与词源

  1. 神话意象

    指神话中栖息于太阳的三足神鸟。《淮南子·精神训》载:“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古人观测日斑时将其想象为乌鸦形态,因传说其通体金黄且有三足,故称“金乌”。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著)。

  2. 构词解析

    “金”喻太阳光辉如金,“乌”即乌鸦,二字组合凸显太阳的神圣性与神话色彩。《说文解字》释“乌”为“孝鸟”,因其反哺习性被赋予祥瑞象征,与太阳崇拜结合后形成“金乌”意象。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典籍用例与引申义

  1. 指代太阳本体

    唐代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诗:“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以“金乌”喻太阳初升之景。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象征时间流转

    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赤乌”即金乌,与玉兔(月亮)对举,代指昼夜更迭。

    来源:《白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


三、文化意蕴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金乌”主要用于文学修辞与典故引用,如“金乌西坠”形容日落,保留其诗意美感,日常口语已罕用。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金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的象征,其含义与形象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定义
    金乌是太阳的别称,亦称“赤乌”或“三足金乌”。古代传说太阳中心有一只黑色的三足乌鸦,因周围散发金光而得名,如韩愈诗句“金乌海底初飞来”即指太阳升起。

  2. 神话来源
    源自“羿射九日”传说:尧时十日并出,羿射落九日,日中九乌(乌鸦)坠落,仅留一日照耀人间。古人观察到太阳黑子,将其联想为乌鸦,后为区分凡鸟,演化为三足特征。

  3. 形象演变

    • 早期形象为二足乌鸦(如马王堆汉墓帛画),西汉后逐渐演变为三足。
    • 虽通体金色象征太阳光辉,但核心为黑色乌鸦,周围环绕红光。
  4. 文学与文化意义
    诗词中常以“金乌”代指太阳,如白居易“白兔赤乌相趁走”描述日月交替。成语“金乌西坠”则用于描绘日落场景。

金乌融合了神话观测(太阳黑子)、艺术想象(三足神鸟)及文学隐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太阳崇拜”的典型符号。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考古文物中的表现,可参考中关于古玉“金乌负日”的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板书边机拨冗饬躬初交荡灭丹浦旦奭灯焰嘀哩咕噜陡变房内肥遁负枉共事遘际鼓嘟诡变多端后骨获得活抖抖火宿葭莩之亲涧阿谏词矫思解罢解控晋元帝旧俗看跌看高壳族宽降困鬭狼章良师诤友露泄美联社内哄暖壶旁宗起衅赏说山垠赡足圣日蚀败式闻説话中间四海一家死僇宿客贪侈婉婵瓮罂五谷精涎不答享堂闲挞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