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徒的意思、金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徒的解释

古代浑天仪上抱箭指时的胥徒像。用金铸成,故称。《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金徒列旧刻,玉津动新灰。” 唐 萧至忠 《陪幸五王宅》诗:“行漏金徒晓,风烟是观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徒”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言学材料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典籍记载,“金徒”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

一、金属铸造的人像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典籍,指用金属(多为铜)铸造的拟人化器物,常用于宫廷礼仪或宗教祭祀场景。例如《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的“金人十二”,即由铜铸造的十二尊人像,象征时辰或方位。此类器物在汉代被视为天文仪器的组成部分,与“铜仪”“漏刻”等计时工具相关联,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佛教术语中的尊称

在佛教文化中,“金徒”是对佛像或高僧的敬称,源于“金身”与“门徒”的组合。《佛教文化大观》指出,该用法多见于唐代碑刻文献,如洛阳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题记中,有“铸金徒以奉佛”的表述,强调以金属铸造佛像表达虔诚。此含义与“金容”“金刹”等佛教建筑、造像术语形成语义关联。

需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研究时需严格依据《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唐代墓志汇编》等原始文献进行考据。对于非专业读者,建议优先参考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或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中的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

“金徒”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进行辨析:

一、古代天文仪器部件(主流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浑天仪上用于指示时间的金属人像,因其以金铜铸造得名。该人像呈抱箭姿态,与“铜史”(持册铜人)共同构成计时装置。

  2. 功能与出处
    根据《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记载:“铜史司刻,金徒抱箭。”李善注引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描述,浑天仪左右壶分别铸有金铜仙人(左壶)和胥徒(右壶),通过手指刻度显示时间。

  3. 文学引用
    唐代萧至忠《陪幸五王宅》中“行漏金徒晓”等诗句,均以“金徒”代指计时装置。

二、引申为杰出人才(少数说法)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才智出众的学生或人才”,但此释义未见于古籍文献,可能与词义演变或现代引申有关,需谨慎采用。

建议参考方向
若用于学术研究,建议优先考据《文选》《隋书·天文志》等古籍;若为现代语境使用,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词义倾向。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无一能襃表暴腾编组侪徒阊阍朝夕共处城曲出丑扬疾单刀赴会当关睇睨多数防意如城宫灯垢秽觏晤贯穿今古过家家儿鹤头书核要吼三喝四黄冠黄狐回金浑沌交岔祭祠截瘫精铁禁轩嗑口客涂窟窡劳能料然燎烟礼城留念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名实难副轻疾青泥城清塘鹊音穣俭仁丹胡石奴世异时移水仙操树枝松邱天固听勘侮手侮脚勿忘我五辛盘销车小花样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