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印紫绶。指代高官。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玉蹄裂鸣水,金綬忽照门。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
“金绶”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解释:
“金绶”指金印紫绶,是古代高官的象征。其中:
词语通过借代手法,以“金绶”直接指代身居高位者。例如唐代孟郊《立德新居》诗云:“金綬忽照门,拜候丞相辕”,此处“金绶”即代指高官来访。
部分资料(如)提到“金绶”可比喻贵重礼品或饰物,但此用法较少见,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金绶”核心含义为高官显贵的象征,源于古代印绶制度,兼具历史与文学双重意义。
金绶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的含义是指金质的丝绸带子。这种带子可以用来系在衣服或礼物上,作为装饰或表示尊贵的象征。
金绶的拆分部首是“钅”和“纟”,其中“钅”是表示金属的部首,而“纟”是表示丝的部首。
金绶的总笔画数为8画。
金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金绶被广泛用于各个阶层的服饰和礼仪。它代表了财富和地位,常常用于宫廷官员的礼服中。
金绶的繁体字为「金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金绶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釒綬」。
1. 他的礼服上系着一条华丽的金绶。
2. 这个王子佩戴着一条由金丝制成的金绶。
组词:金银绶、金绶儿、金绶带。
近义词:金带、御赐之带。
反义词:铁绶、草绳。
北堂书钞波臣采缯持生崇好牀茵出处殊途春夫次次村愚打揑打扇蹬道定乱扶衰鞮译椟匮方德反伤風塵之驚讽职甘果荷塘黄石公胡髯郎简较桀奴憬彼谨素酒驾克己奉公科诏类聚群分连地了如指掌流靡窿穹满中明镜止水悯伤民语幕府书厨拟容怒鼃旁孚平敞且兰犬马之恋乳臭儿史迁铄古切今漱咽书诏死气沉沉送死瘫缓炭疽輼辂夏历险徼析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