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津门的意思、津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津门的解释

(1).在渡口设置的关门。《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初, 爽 出,司马 鲁芝 留在府,闻有事,将营骑斫津门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路得津门要,时称古戍閒。”

(2). 东汉 首都 洛阳 有十二门,南面西头门称 津门 ,一名 津阳门 。 唐 骆宾王 《和李明府》:“驰道临层掖, 津门 对 小平 。” 陈熙晋 笺注:“《后汉书·光武十王传》注:‘ 津门 , 洛阳 南面西头门也。一名 津阳门 。’”

(3). 津门亭 的省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慟极 津门 ,感充 长乐 。”

(4). 天津市 的别称。 明 永乐 二年(1404年)筑 天津城 ,因地处畿辅门户,故名“津门”。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即如西人两扰 津门 ,遂以 津门 为重地,以为保卫神京非此不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津门"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津门"是天津市的别称,源于明代永乐年间设立的军事要塞"天津卫"(意为"天子渡河之门")。其中:

二、历史渊源

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于三岔河口渡河南下争夺皇位,后在此筑城设卫。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命名"天津",取"天子经由之渡口"之意,"津门"由此成为天津的代称,沿用至今已六百余年(《天津通志·地名志》)。

三、文化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津门"常被赋予双重意象:

  1. 地理标志:如清代诗人崔旭《津门百咏》以"津门形胜自天成"描述其九河下梢的地理特征;
  2. 开放象征:近代因通商口岸地位,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如清末《津门纪略》记载"华洋杂处,商贾云集"。

四、现代延伸

当代语境中,"津门"衍生出以下含义: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 张焘.《津门杂记》. 清光绪十年刻本
  4. 尚洁.《天津民俗》. 甘肃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津门”作为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四层含义:

  1. 渡口设置的关门
    古代在水陆交通要道的渡口设立关卡,用于管理通行,这类关隘被称为津门。例如《三国志》记载的“斫津门出赴”,以及唐代诗句中“树夹津门”的描述,均指此类设施。

  2. 东汉洛阳的城门名称
    东汉都城洛阳南面西侧的城门称为“津门”,又名“津阳门”,属于当时十二城门之一。唐代骆宾王诗中“津门对小平”即指此门。

  3. 天津市的别称
    这是现代最常用的含义。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筑城,因地处京畿门户,故得名“津门”。清代文献如王韬《跋上海<字林西报>后》中“两扰津门”即指天津,现代官方资料(如国务院批复文件)也沿用此称。

  4. 津门亭的简称
    历史上曾存在名为“津门亭”的建筑,部分文献以“津门”代指该亭,但这一用法现已罕见。


现代主要用法:
当前“津门”主要指天津市别称,体现其作为首都北京海上门户的地理意义。例如天津的“津门故里”景区、媒体常用“津门虎”指代天津足球队等,均以“津门”代指天津。

别人正在浏览...

白澄浆壁蟢唱筹量沙称臣棰朴出言成章出臆娥娥番僞飞翻風流才子根菀格仆寡信鬼门上占卦还至横驱红点子皇太弟家常茶饭奸夫解韍进售亢藏狂电昆邓连城利辞淩杂马嬭子敏隽摸黑儿陌上儿迫脇乾德气分秋闱气重确然不羣人梯软枣儒林丈人腮巴三查三整赏对升廕是可忍,孰不可忍炻器霜鬓顺拢说兵机梭子蟹腾薄瞳人文鸟污痕瞎缸险竿闲嗑晓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