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門的意思、津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門的解釋

(1).在渡口設置的關門。《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晉 郭頒 《世語》:“初, 爽 出,司馬 魯芝 留在府,聞有事,将營騎斫津門出赴 爽 。”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銘》:“船橫埭下,樹夾津門。” 唐 徐安貞 《奉和聖制早渡蒲津關》:“路得津門要,時稱古戍閒。”

(2). 東漢 首都 洛陽 有十二門,南面西頭門稱 津門 ,一名 津陽門 。 唐 駱賓王 《和李明府》:“馳道臨層掖, 津門 對 小平 。” 陳熙晉 箋注:“《後漢書·光武十王傳》注:‘ 津門 , 洛陽 南面西頭門也。一名 津陽門 。’”

(3). 津門亭 的省稱。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慟極 津門 ,感充 長樂 。”

(4). 天津市 的别稱。 明 永樂 二年(1404年)築 天津城 ,因地處畿輔門戶,故名“津門”。 清 王韬 《跋上海<字林西報>後》:“即如西人兩擾 津門 ,遂以 津門 為重地,以為保衛神京非此不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津門"一詞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津門"是天津市的别稱,源于明代永樂年間設立的軍事要塞"天津衛"(意為"天子渡河之門")。其中:

二、曆史淵源

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于三岔河口渡河南下争奪皇位,後在此築城設衛。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命名"天津",取"天子經由之渡口"之意,"津門"由此成為天津的代稱,沿用至今已六百餘年(《天津通志·地名志》)。

三、文化象征

在文學作品中,"津門"常被賦予雙重意象:

  1. 地理标志:如清代詩人崔旭《津門百詠》以"津門形勝自天成"描述其九河下梢的地理特征;
  2. 開放象征:近代因通商口岸地位,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如清末《津門紀略》記載"華洋雜處,商賈雲集"。

四、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津門"衍生出以下含義: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天津通志》.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 張焘.《津門雜記》. 清光緒十年刻本
  4. 尚潔.《天津民俗》. 甘肅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津門”作為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四層含義:

  1. 渡口設置的關門
    古代在水陸交通要道的渡口設立關卡,用于管理通行,這類關隘被稱為津門。例如《三國志》記載的“斫津門出赴”,以及唐代詩句中“樹夾津門”的描述,均指此類設施。

  2. 東漢洛陽的城門名稱
    東漢都城洛陽南面西側的城門稱為“津門”,又名“津陽門”,屬于當時十二城門之一。唐代駱賓王詩中“津門對小平”即指此門。

  3. 天津市的别稱
    這是現代最常用的含義。明永樂二年(1404年)天津築城,因地處京畿門戶,故得名“津門”。清代文獻如王韬《跋上海<字林西報>後》中“兩擾津門”即指天津,現代官方資料(如國務院批複文件)也沿用此稱。

  4. 津門亭的簡稱
    曆史上曾存在名為“津門亭”的建築,部分文獻以“津門”代指該亭,但這一用法現已罕見。


現代主要用法:
當前“津門”主要指天津市别稱,體現其作為首都北京海上門戶的地理意義。例如天津的“津門故裡”景區、媒體常用“津門虎”指代天津足球隊等,均以“津門”代指天津。

别人正在浏覽...

白蘋洲班序半制品蹦蹦兒戲便辭巧說步軍不切疵垢聰黠爨火吊勉疊遷督帥粉黛逢賢把贈高節歸骨貴峻過脈海北天南慌手慌腳宦吏諱所火山灰降避姜文駕娘嚼雜家鴨酒簏久旸袀袯峻層浚哲遽央诳欺枯尅老天爺練才涼不絲兒龍編淪痡珞琭氂虱米粒雪強力曲諱桑田散外上不上,下不下傷俘省陳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彖傳團蕉五時車洿澤相得益彰飨福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