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师的意思、督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师的解释

(1).官名。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 明 置。 清 顾炎武 《楚僧元瑛谈湖南三十年来事作》诗之三:“督师公子竟头陀,诗笔峥嶸浩气多。”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本督师原要兼程而进,与他一同进剿的。”

(2).监军;统兵作战。 明 夏完淳 《幸存录》卷下:“上遣阁臣 李建泰 督师,躬送之出城,待以殊礼。”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待老臣督师前去,与 江西 巡抚 王守仁 合兵会剿。”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数日后,忽起用 袁世凯 督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督师”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主要分为名词和动词两类用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名词用法(官职相关)

  1. 非正式军事统帅
    督师在明代并非正式官职,而是对统率多省或边疆军队的高级将领的统称,职权相当于“总督某地军务”的简称。例如:

    • 袁崇焕被称为“督师蓟辽”,即总领蓟州、辽东等地的军事;
    • 卢象升“督师七省”,指其总理川、陕、湖广等七省军务。
  2. 职权与地位
    督师实际掌握地方最高兵权,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地方官员,常由文官或重臣担任,如杨鹤曾任三边总督(宁夏、延绥、甘肃)。

二、动词用法(军事行动)

  1. 监督指挥作战
    指亲临前线统率军队,例如:“主帅在前阵督师,可激励士气”(见清李渔《玉搔头·止兵》等文献)。

  2. 监军职能
    明代常派遣官员“督师”以监督军事行动,如明思宗派李建泰督师抵御李自成起义军。

三、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四、需注意的误区

如需进一步了解督师与总督的区别或具体人物案例,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明代军事制度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督师

督师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目”和“师”组成。

“目”是该字的部首之一,表示与视觉有关的意思。它又可以单独使用,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目”的拼音是“mù”,它的笔画数是5画。

“师”是该字的另一个部首,表示与教育或指导有关的意思。它的拼音是“shī”,它的笔画数是10画。

“督师”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员职位,是指负责监督和指导下属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教育工作者。

在繁体字中,“督师”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可以使用以下的不同写法来表达“督师”:

1. 古代小篆字写法:
小篆字写法
2. 古代隶书字写法:
隶书字写法
3. 古代楷书字写法:
楷书字写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督师”这个词的例句:

1. 他被任命为学校的督师,负责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

2. 良好的督师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他是该封建社会的一位督师,负责管理和指导下属官员的工作。

以下是与“督师”相关的一些组词:

1. 督导

2. 师长

3. 督办

与“督师”近义的词语有:

1. 教育督导

2. 监督

与“督师”相反意义的词语有:

1. 受指导者

2. 下属

总结来说,“督师”是一个由“目”和“师”组成的汉字词语,表示负责监督和指导他人的知识分子。

别人正在浏览...

爱贤念旧半导体化学宝録北群空奔叛不齿步檐茶夫长斜车户出示翠翎怠堕怠戏胆战心寒吊文迭床架屋地方民族主义敌工发喊非沮关升何物黄钟调华严世界贱臣借古喻今介特揫收举踵空道夸特离元陋世马褐马蛇菜猕猴梨密如蜜汁目不识书南山铁案内犯内务部批亢抵巇倾玷清远撒溲豕腊收获衰孑熟户送嫁滔天屯备顽驽危岊鸮啼鬼啸瞎三话四系臂纱胁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