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颗的意思、麦颗的详细解释
麦颗的解释
指茶芽。形似麦粒,故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参见“ 麦粒 ”。
词语分解
- 麦的解释 麦 (麥) à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实供磨面食用,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麦田。麦收。麦饭豆羹(指农家粗茶淡饭)。 姓。 笔
- 颗的解释 颗 (顆) ē 小而圆的东西:颗粒。 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三颗珠子。 笔画数:; 部首: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麦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茶叶的嫩芽形态,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 核心释义:指茶树的嫩芽,因形状细嫩纤小、类似麦粒而得名。这种茶叶在古代被视为高品质的象征,常与“雀舌”等词汇并列使用,强调其鲜嫩程度。
二、文献出处
- 五代《茶谱》:蜀州(今四川一带)的“横源雀舌、鸟嘴、麦颗”均是以嫩芽制作的茶品。
- 宋代《梦溪笔谈》:沈括提到“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说明此词在宋代已广泛用于描述茶叶的嫩度。
- 《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将“雀舌、谷粒”列为茶叶中的顶级品质,间接佐证了“麦颗”的珍贵性。
三、形态特征
- 麦颗茶的芽头短小紧结,形似麦粒,属于早春采摘的细嫩芽叶,常用于制作蒸青散茶。
- 与“雀舌”相比,“麦颗”更强调芽叶的颗粒感,而“雀舌”则突出芽尖的细长形态。
四、其他延伸
- 现代语境中,“麦颗”偶尔被引申为形容微小颗粒(如),但此用法较为边缘,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果需要进一步查阅原始文献或地域茶文化背景,可参考《茶谱》《梦溪笔谈》等古籍,或四川地区的茶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麦颗 - 含义与来源
“麦颗”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麦”和“颗”。它表示着麦粒的个体。麦颗可以用来形容麦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像麦子一样的颗粒状物体。
部首和笔画
“麦颗”的部首是“麦”,它属于植物部首。而整个字共有11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麦颗”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麥穎”。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麦颗的写法是“麦”和“穗”的组合。这两个字形象地表达了麦颗的形状和特点。
例句
1. 田野里金黄的麦颗摇曳在微风中。
2. 别小瞧这些小小的麦颗,它们凝聚着农民们的辛勤劳动。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麦田、麦谷、麦粒、麦子。
近义词:麦粒、麦穗。
反义词:米粒、米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