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襟怀担白的意思、襟怀担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襟怀担白的解释

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自: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示例:

一个共6*6*党员,应该是襟怀担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毛6*6*东《反对自由主义》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襟怀担白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襟怀坦白”是由“襟怀”与“坦白”组合而成的汉语成语,其核心语义为形容人心胸开阔、光明磊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汉语成语大词典》的释义,可作如下分层解析:

  1. 词素释义

    • 襟怀:本指衣襟与胸怀的物理空间,引申为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格局。如《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其比喻义为“胸怀、气度”。
    • 坦白:原指直率陈述,后衍生为心地纯净、无隐瞒。《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强调其“光明正大,无私心杂念”的语义特征。
  2. 成语整体义 指个体具备开阔的胸襟与正直的品格,常用于褒扬为人处世坦荡无私的品性。典型示例如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所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

  3. 语用特征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定语,如“襟怀坦白的领导者”“他一生襟怀坦白”。
    • 语体色彩:属书面语体,常见于政论文章、人物评述等正式语境。

注:因权威词典电子版未开放公开链接,本文释义依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ISBN 9787100124508)及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ISBN 9787101055734)纸质版内容编纂。建议读者通过正规渠道查阅实体工具书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襟怀担白”这一组合可能存在用词偏差。正确且常见的表达应为“襟怀坦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词解析

  1. 襟怀
    指人的胸襟、胸怀或思想境界,多用于形容开阔的胸襟或坦荡的品格。

    • 古文例证:晋代张华《情》诗“襟怀拥虚景”,唐代杜牧诗“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
    • 现代用法:如“襟怀坦白”,强调心胸开阔、光明磊落。
  2. 坦白
    意为真诚坦率、毫无隐瞒,常与“襟怀”搭配使用,构成成语“襟怀坦白”,形容人胸怀宽广、正直无私。

二、可能存在的误解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两篇扳不倒儿谤语波竞怅悒昌作雏鸽春秋战国词府村公地带董狐之笔对心独悟放謌丰丰雰虹副室高干大高俎耕稼格支格支公夏旱队鹘突帐简隔煎泪鉴昧角樽级长积德裕后寄牋跻陵金屋宠具足开蒙宽打周遭了义刘参军落后来媒介眉山庙庭褭朶琼羽溶泄三岑扇骨子省俭神机莫测石碽诗乡所适塌掉探马题签婉笃吴王逍遥巾邪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