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景阳钟的意思、景阳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景阳钟的解释

见“ 景阳鐘 ”。


亦作“ 景阳钟 ”。 南朝 齐武帝 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 景阳楼 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后人称之为“景阳鐘”。 唐 李贺 《画江潭苑》诗之四:“今朝画眉早,不待 景阳 钟。”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 景阳 鐘动,临风隐隐犹闻。”《说唐》第二九回:“ 咬金 道:‘…… 王兄 ,你可为孤家去 金州 取 景阳 鐘。’”参阅《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景阳钟是中国古代宫廷计时器具的代表性符号,其核心含义源自南朝齐武帝时期的典故。据《南史·齐本纪》记载,齐武帝于景阳楼置钟报时,每日五更鸣钟,宫女闻声即起梳妆,故称"景阳钟"。该典故后被《汉语大词典》收录,定义为"南朝齐武帝以宫深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的计时装置。

在文学语境中,景阳钟逐渐演变为多重意象符号:既指代皇家威仪(如李商隐《思贤顿》"景阳宫井剩堪悲"),又象征时间流逝(温庭筠《题望苑驿》"景阳寒井人难到")。宋代《事物纪原》特别指出,其报时功能被后世演化为"更钟"制度,成为宫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典故在文化传播中衍生出两个主要引申义:一为君王勤政的象征(《南齐书》载齐武帝"每旦视朝,晨钟才歇"),二为富贵易逝的隐喻(《陈书》记载陈后主时期景阳钟仍存,但已失去报时功能)。明代《天工开物》记载其铸造工艺,采用铜锡合金打造,声传数里,体现古代冶金技术成就。

网络扩展解释

“景阳钟”是南朝时期齐武帝为规范宫廷作息而设置的钟声制度,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 起源与功能
    南朝齐武帝因宫廷深广,听不到端门(宫门)的鼓漏报时声,故在景阳楼悬挂大钟。每日钟声响起,宫中妃嫔、侍从需早起梳妆,文武百官则依钟声上朝议政。这一制度成为宫廷作息的重要标志。

  2. 后世沿用
    景阳钟的用途逐渐演变为象征皇权秩序的符号。唐代以后,各朝代多沿用此制,以钟声作为早朝开始的信号,如唐代李贺诗句“今朝画眉早,不待景阳钟”(《画江潭苑》),宋代贺铸词中也有“景阳鐘动”的描写。

  3.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景阳钟常被借指宫廷生活或时间流逝。例如,李贺以“不待景阳钟”暗喻宫人早起,贺铸则以钟声渲染黄昏时分的寂寥氛围。

  4. 其他用途争议
    有非权威记载提及,景阳钟或用于皇帝驾崩时的仪式(如),但因来源可信度低,需谨慎采纳。

景阳钟最初是南朝宫廷的报时工具,后成为历代王朝政治与礼仪的象征,并在文学中被赋予时间与权力的隐喻意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南齐书·皇后传》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衣冠抱拙飙风搏噬孱弱慈荫大采玳宴叠障窦锦繁扰丰峭格拒梗议疙秃关山阻隔鸿宫谎捏欢呼鼓舞隳惰会儿祸丧猳国兼裳近房惊遽积年累月卷角牸绝调距骨凯闱靠枕扩澹潦潦鵹黄嶙峋南壄女儿节平坦凄楚起落秋霜诎彊去位人名诗认字丧礼三阳五输商偃山积使头侍饮遂即同等对待徒拥虚名物离乡贵梧桐角五众项脊轩志笑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