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臣下尽忠于君。语出《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且 居仁 作图,名虽为诗,意实不专主於诗;大约如制科以诗赋取士,不过借以为靖献之资焉耳。”
“靖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含义
指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与奉献,强调通过恪尽职守来维护国家安定。该词由“靖”(安定、平定)和“献”(奉献)组合而成,体现臣子以行动效忠的意涵。
词源出处
源自《尚书·微子》中的“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意为各自选择尽忠的方式,将自身奉献给先王的事业。后世引用此典,如清代张泰来在《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中提到“借诗赋为靖献之资”,指以文学才能向君主效忠。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讨论中,描述臣子的政治忠诚,例如:“靖献之资”指通过特定才能(如诗赋)表达忠心的途径。
近义词与反义词
“靖献”是带有古典色彩的词汇,强调臣子对君主的责任与奉献,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原文或清代相关文献。
《靖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以和平、安定的方式奉献出来。
《靖献》的部首是革,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为9画和6画。
《靖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靖”字的来源是象形字,表示用手捆绑住一只鸟,代表安抚、平定;“献”字的来源是象形指事字,表示人捧着祭品,代表献出。在繁体字中,“靖”字的写法为「靘」。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包括《靖献》这个词。在古时候,它们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相似的意思。
1. 他用靖献的方式解决了争议,避免了冲突的发生。
2. 她以靖献的态度,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了音乐事业。
3. 这位官员通过靖献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与信任。
靖国、靖民、平靖、献身、献艺、献血、献肤、献媚
奉献、贡献、呈献、奉献、献出
争斗、抵抗、反抗、追求、争夺、占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