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印经文的雕板。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初贮经板於馆中,后改为实録馆,乃移其板於 五凤楼 中贮焉。”
“经板”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刻印佛教或道教经文的雕版,主要用于古代印刷经文典籍。该词由“经”(指经文)和“板”(指雕版)组合而成,拼音为jīng bǎn,注音为ㄐㄧㄥ ㄅㄢˇ。
历史背景与用例
据清代昭槤《啸亭续录·清字经馆》记载,经板最初存放于经馆中,后因馆舍改为实录馆,雕版被移至五凤楼保存。这一记载反映了经板在清代文献整理与保存中的实际用途。
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经”和“板”的单独释义,可参考相关字典对这两个字的详细解释。
《经板》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经书的写成的木板。经书是古代人们记录文字的一种方式,为了更好地保存和传播经书,人们将经书复写在木板上,这就是《经板》。
《经板》的部首是木字旁(朩),其中木字旁的基本部首是木字(木),表示与木有关的事物。《经板》一词共有10个笔画。
《经板》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郊祀志中》,意指祭祀时使用的经书。
《经板》的繁体字为「經板」。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经板》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差异。
1. 他专注地研读着手中的《经板》。
2. 这是一本传世的古代《经板》,保存完好。
经学、经书、经文、经典、经史、木板、木刻、木字
木刻、木质经书、木板经书
纸质经书、电子版经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