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凳的意思、金凳的详细解释
金凳的解释
华美的镫。指马鞍两边的脚踏。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同盟》:“西风萧瑟征衣冷,旌旗整,牧马鸣,边笳竞,凯歌簇处懽声振,三军个个敲金凳。” 明 王玉峰 《焚香记·收兵》:“一鼓去渠魁, 莱阳 免祸危。鞭敲金凳响,齐唱凯歌回。”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凳的解释 凳 è 有腿没有靠背的坐具:凳子。板凳。方凳。杌凳。 笔画数:; 部首:几;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金凳”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拼音:jīn dèng
- 结构:上下结构(“金”与“凳”均为上下结构)
- 含义:指华美的马镫,即古代马鞍两边的脚踏部件,多用金属装饰,体现尊贵或装饰性功能。
二、字义分解
- 金:
- 本义为黄金,引申为金属、钱财或尊贵象征。
- 在“金凳”中,修饰“凳”,强调其材质华美或装饰考究。
- 凳:
- 原指坐具,此处通“镫”,即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
三、文献引用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例如:
- 明代戏曲《浣纱记》中描述:“三军个个敲金凳”;
- 《焚香记》亦有:“鞭敲金凳响,齐唱凯歌回”,均用于渲染凯旋时的庄严场景。
四、补充说明
“金凳”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象征意义(如权势、战功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金凳
金凳是一个汉字词语,由“金”和“凳”两个字组成。金指的是黄金,凳指的是没有扶手的座椅或椅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金凳的拆分部首是金字旁,表示与金属相关;凳字旁,表示与座位或椅子相关。金凳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金凳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书》中。古代的金凳是一种尊贵的座椅,所以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地位高贵或地位尊崇的人。
【繁体】
金凳的繁体字为「金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金凳有多种写法,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金鐙」,表示凳子上有金属的装饰,另外一种写法是「錦凳」,表示凳子上有丝织品的装饰。
【例句】
1. 他坐在金凳上,显得格外庄重。
2. 那个国王宴请客人时,都会让贵宾坐在金凳上。
【组词】
金属、金币、金贵、金光闪闪、坐凳、凳子。
【近义词】
金榜、金鳞、金字塔、宝座、王位。
【反义词】
平凡、低贱、凡座、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