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笙和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谢公 云 金谷 中 苏绍 最胜” 刘孝标 注引 晋 石崇 《金谷诗叙》:“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
“笙筑”是汉语中的古代音乐术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笙筑(拼音:shēng zhù)指两种古代乐器的合称: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注引晋代石崇《金谷诗叙》提到“琴瑟笙筑,合载车中”,描述古代宴会中多种乐器合奏的场景。
笙与筑的组合反映了古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两者音色互补,常用于宫廷、文人雅集等场合,代表传统礼乐文化的高雅意趣。
《笙筑》是一个汉字词语,它具有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该词意指用笙(shēng)来演奏音乐,同时还指用笙来吹奏美妙的乐曲。
《笙筑》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竹”和“箸”。“竹”表示与竹木有关,而“箸”则表示与乐器相关。共有13个笔画。
《笙筑》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其中,“笙”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它由多根不同音高的竹管组成,通过吹气的不同力度和方式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而“筑”则表示搭建、建造之意,暗示笙筑需要有专业技能和艺术才能进行演奏。
《笙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笙築」。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有一个稍微不同的写法,即用「筰」代替了现代用的「箸」。因此,古时候《笙筑》的写法是「笙筰」。
1. 他用心演奏着《笙筑》这首古老的乐曲,引得众人都屏息聆听。
2. 这位演奏家擅长笙筑,他的音乐才华令人叹为观止。
衍生词语:笙曲、笙音、笙师、筑乐
同义词:笛箫、琴筝、乐器、音乐
反义词:无乐、寂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