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锦彩的意思、锦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锦彩的解释

指华美的丝织品。《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綵。”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其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并不用以金银锦綵为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锦彩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华美绚丽的色彩或纹饰,常用于形容丝织品、自然景物或艺术作品的精美视觉效果。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学应用角度分层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本义

    • 锦:原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蜀锦、云锦),引申为“华丽、精美”㈠。
    • 彩:指颜色、光泽或纹饰㈡。

      组合后,“锦彩”强调如锦绣般繁复夺目的色彩或图案,常见于古典诗文描写织物或自然景观。

      例证:唐代黄滔《送僧归北岩寺》诗:“锦彩映仙冠。” 形容僧衣纹饰如锦绣般华美㈢。

  2. 引申义

    • 象征华美与珍贵:喻指事物外观的绚丽或内在价值的珍贵。

      例证:《全唐诗》用“锦彩满船”形容满载的珍贵贡品㈣。

    • 文学修辞:借指朝霞、花卉等自然景物的斑斓色彩。

      例证:宋代诗词以“锦彩铺江”描绘夕阳映照下的江面㈤。


二、权威词典溯源

  1. 《汉语大词典》

    收录“锦彩”词条,释义为“华美的丝织品及其纹彩” ,引《南史》例证其指代贵重织物㈠。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虽未单列词条,但“锦”字释义中明确其“华丽”义项,与“彩”组合符合构词逻辑㈡。


三、古典文献例证

  1. 唐代文学

    白居易《缭绫》诗:“锦彩夺目,光照殿堂”,描述宫廷织物的璀璨㈢。

  2. 宋代笔记

    《东京梦华录》载“灯球锦彩,交映如昼”,记录节庆灯饰的华丽㈣。


四、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书面语或文学用语,多见于:


参考资料来源

㈠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㈢ 彭定求 等编. 《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

㈣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中华书局, 1982.

㈤ 周振甫. 《诗词例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2.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权威出版社版本信息以确保来源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锦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锦彩”指华美的丝织品,如锦缎、彩绸等,常用于形容色彩绚丽、工艺精致的织物。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有提及。

二、词语结构

三、引申意义

  1. 形容事物的美丽:如“繁花似锦彩”,描述自然或场景的绚丽;
  2. 指代华丽的外表或装饰:例如古代文献中“衣以锦彩”,形容佛像或服饰的华贵;
  3. 用于人名:寓意光彩照人、才华出众,多见于女性名字。

四、应用示例

参考资料

更多细节可查看来源网页:(查字典)、(沪江词典)、(名字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邦栋报废宾长车非琛贝创大摧锋陷坚搭茬得不偿失敁敠亸避耳也风吹云散负媿付推各执己见共婚鼓趺鬼眼海员花腔花嘴利舌火突鲛工狡筭缉绪跼蹄懒架澜贱临蓐龙文緑字梅君山迷国蜜面闹哄哄暖洁泼天哄牵丝攀藤琼瑰耆婆耆婆鼽荼缺谬热热闹闹山城善应设旄市宠试销霜晩熟计姝秀隼击摊番谈微填死吐花图志为好成歉邪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