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板 ”。1.天子祭告上帝镂刻告词的金属版。亦用以铭记大事,使不磨灭。《周礼·秋官·职金》:“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 郑玄 注:“鉼金谓之版。”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圣贤以此鏤金版而鐫盘盂。”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招谏科》:“书之金板,万代有述。” 章炳麟 《訄书·忧教》:“志古之大,旅之金版。”
(2).传说 夏桀 杀 关龙逢 后地庭中所出之金版书。《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金版出地,告 龙逄 之怨。” 李善 注:“《论语阴嬉讖》曰:庚子之旦,金版剋书出地庭中,曰:臣族虐王禽。 宋均 曰:谓杀 关龙 之后,庚子旦,庭中地有此版异也。”
(3).兵书名。《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横説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説之则以《金板》、《六弢》。”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版本又作板。”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约《金版》、《六弢》之旨,箸五千言,以极其情。”
(4).用为书籍的代称。 明 孟称舜 《娇红记·妓饮》:“指点银瓶频索酒,倒翻金版共论文。” 欧阳光 注:“这里用为书籍的代称。”
(5).拍板的美称。 后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十:“离宫别院遶宫城,金版轻敲合凤笙。”
"金版"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典籍载体 古代指刻录重要文献的金属板材。《周礼·秋官·职金》记载"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郑玄注称"鉼金谓之版",指祭祀时用于铭刻祝文的金属薄片。这类金版多见于商周青铜器铭文,具有存档和神圣化文本的功能。
二、道教法器 在道教体系中特指修炼典籍或符箓载体。《云笈七签》卷七载:"九天之上,有书金版",强调其作为仙界秘典的物质形态。现存实物如陕西户县重阳宫金版玉册,印证了鎏金铜版在宗教仪轨中的特殊地位。
三、版本学术语
该词项在《汉语大词典》中收录两个义项:①传说夏代祭告神灵的金属简册;②古代镀金铜版,均指向其作为文化载体的物质属性与象征意义。
关于“金版”的词义解释,综合搜索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含义:
这是最具体且权威性最高的解释:
提示:以上释义中,第一类(货币)有考古实物佐证且权威性最高;第二类(祭祀)多见于古籍记载;第三类属于引申或传说范畴。若需更详细资料,可参考历史文献《周礼》《战国策》或考古研究资料。
哀的美敦书按院巴篱八难三灾抱布抱思不一一侧臣缠磨朝圣出推珰竖道德评价抵视断峤杜里多志笃孝噩兆访讯繁缕丰餽阜淮铁路共害龟蒙孤帐角鸱假僞齎贷矜爽聚光擂鼓鸣金楼舰闾左麻荄密赡目把徘徊歧路偏憎贫静溥仪气调侵啮缺医饶情荣览乳井慑悸笙管申鲜十二道金牌术悐啼天哭地外铄晚阴武秀才县士小胡同西窗翦烛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