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闆 ”。1.天子祭告上帝镂刻告詞的金屬版。亦用以銘記大事,使不磨滅。《周禮·秋官·職金》:“旅于上帝,則共其金版。” 鄭玄 注:“鉼金謂之版。” 南朝 梁 劉孝标 《廣絕交論》:“聖賢以此鏤金版而鐫盤盂。” 唐 陳子昂 《答制問事·招谏科》:“書之金闆,萬代有述。” 章炳麟 《訄書·憂教》:“志古之大,旅之金版。”
(2).傳說 夏桀 殺 關龍逢 後地庭中所出之金版書。《文選·任昉<百辟勸進今上箋>》:“金版出地,告 龍逄 之怨。” 李善 注:“《論語陰嬉讖》曰:庚子之旦,金版剋書出地庭中,曰:臣族虐王禽。 宋均 曰:謂殺 關龍 之後,庚子旦,庭中地有此版異也。”
(3).兵書名。《莊子·徐無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橫説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説之則以《金闆》、《六弢》。”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金版》、《六弢》皆《周書》篇名……版本又作闆。”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約《金版》、《六弢》之旨,箸五千言,以極其情。”
(4).用為書籍的代稱。 明 孟稱舜 《嬌紅記·妓飲》:“指點銀瓶頻索酒,倒翻金版共論文。” 歐陽光 注:“這裡用為書籍的代稱。”
(5).拍闆的美稱。 後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十:“離宮别院遶宮城,金版輕敲合鳳笙。”
關于“金版”的詞義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可歸納為以下三個主要含義:
這是最具體且權威性最高的解釋:
提示:以上釋義中,第一類(貨币)有考古實物佐證且權威性最高;第二類(祭祀)多見于古籍記載;第三類屬于引申或傳說範疇。若需更詳細資料,可參考曆史文獻《周禮》《戰國策》或考古研究資料。
《金版》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指代金制的版面,也可以指代精美的金屬版面。
《金版》的拆分部首是金字的“金”部,拆分筆畫為4畫。
《金版》一詞的來源始于古代印刷術,金版是印刷中一種使用金屬制作的版面。在活字印刷術還未出現之前,金版是最常用的印刷工具之一,用來制作書籍、宣傳品等。
《金版》的繁體形式為「金闆」。
在古代,寫作《金版》的漢字可能存在多種寫法,如“金版”、“金褣”等。
1. 這本書的裝幀精美,使用了金版。
2. 在古代,金版印刷是一項高度技術活。
1. 金屬版面
2. 銀版
3. 金匠
4. 金箔
1. 金字版
2. 金光閃閃的版面
3. 金質版面
4. 金屬刻版
1. 普通版
2. 非金質版面
3. 塑料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