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蒺藜骨朵的意思、蒺藜骨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蒺藜骨朵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兵器。由 西羌 传入。为一长棒,棒端缀一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水浒传》第一○八回:“这两个副将都蹬的七八百斤劲弩,各会使一枝蒺藜骨朵,手下有五千人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蒺藜骨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具体所指两方面来理解:

  1. 字面拆解与基本含义:

    • 蒺藜: 本指一种蔓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外壳坚硬,布满尖刺(如 。在兵器语境中,“蒺藜”引申指代带有尖刺、凸起或棱角的坚硬物体,常被用作防御或攻击的障碍物或武器部件(如铁蒺藜)。
    • 骨朵: 在古代汉语中,“骨朵”有多种含义。一种是指花蕾、尚未开放的花朵(取其形状浑圆之意)。另一种更常见的含义是指一种古代兵器,其基本形态是在长柄顶端安装一个球形或瓜形的锤头(如 。这种兵器因其锤头形状类似花蕾(骨朵)而得名。
    • 合称“蒺藜骨朵”: 将“蒺藜”与“骨朵”结合,“蒺藜骨朵”特指一种在“骨朵”(锤头)上装有尖刺或棱角的兵器。其核心特征就是带刺的锤头。
  2. 具体所指(兵器):

    • 形制: 蒺藜骨朵是一种长柄打击兵器。其典型构造是在一根长木棍或金属杆(柄)的顶端,固定一个金属制的锤头。这个锤头并非光滑的球形,而是布满了尖锐的铁刺、凸起的棱角或乳钉。这些尖刺极大地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其不仅能砸击,还能刺、划、钩(如 。
    • 功能与特点: 这种设计使得蒺藜骨朵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破甲能力和威慑力。即使对手穿着铠甲,沉重的锤击和尖锐的刺也能造成有效伤害。它属于重兵器,通常需要较强的臂力才能挥舞自如。
    • 别名与关联: 蒺藜骨朵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常与“狼牙棒”相提并论或被视为同类兵器(如 。两者都是长柄带刺的重型打击武器,形制和功能非常相似,有时名称可以互换或混用。它也可以看作是“金瓜”(一种礼仪或实战用的瓜形锤)的实战化、杀伤强化版本(如 。
    • 历史与文化: 这类兵器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宋、元、明时期较为常见,常出现在描绘战争或武将的文学、绘画和戏曲中。例如,在《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里,就有使用类似兵器的武将形象(如 。

总结来说,“蒺藜骨朵”指的是中国古代一种长柄打击兵器,其显著特征是在锤头(骨朵)上装有众多尖刺(蒺藜),以增强破甲和杀伤效果,常被视为狼牙棒的同类型武器。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蒺藜骨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其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头部形制。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与结构

蒺藜骨朵属于长柄打击类兵器,由西羌传入中原地区。其主体为一长棒(柄部),顶端装有铁或硬木制成的蒺藜形头部,表面布满密集铁刺,类似蒺藜植物的果实(蒺藜科植物果实带刺,可入药)。这种设计增强了穿透力和杀伤力,尤其适合对抗重甲目标。

2.历史背景与演变

3.用途与特点

4.文学与文献记载

《水浒传》第十八回提到“蒺藜骨朵”作为武将武器,印证了其在宋代军事中的应用。此外,宋代《青箱杂记》中记载了骨朵作为仪仗器具的用途。

5.名称由来

“蒺藜”指其头部仿照蒺藜果实的刺状结构;“骨朵”一词原指花蕾,因兵器头部形似花苞而得名,后成为此类兵器的统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考古文献中关于辽金兵器的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白下悲恼秕敝步蟾步快茶花女撑岸就船辞解呆物凋缺旛儿蜂溃傅君改服官醖瓜皮孤刹合谐惑世诬民肩带郊送吉进场惊魂动魄浸透极值课堂空心牢固两刃恋惜离仑邻畺龙驰虎骤龙章秀骨鲁中叟马轝黔南全清审行社事尸次石涵室闾史文收容所疏财尚气庶长素面朝天堂翁条纲同义语枉系帷户屋顶相促相桚先烈小丑跳梁斜睃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