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的意思、节约的详细解释
节约的解释
(1) [economy]∶节省
励行节约
(2) [prudence]∶节俭
详细解释
(1).节省,俭约。《汉书·辛庆忌传》:“ 庆忌 居处恭俭,食欲被服尤节约。”《宋书·五行志三》:“今宜罢散民役,务从节约,清扫所灾之处,不敢於此有所营造。”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三幕:“她主张节约材料,减低成本,加精技术,改良出品。”
(2).犹节束。《墨子·节葬下》:“金玉珠璣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壙。” 孙诒让 间诂:“《淮南子·齐俗训》云:‘古者非不能竭国糜民,虚府殫财,含珠麟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 许 注云:‘纶,絮也;束,缚也。’案,‘节约’与《淮南》书‘节束’义同。”
(3).节制约束。《后汉书·窦宪传》:“ 瓌 少好经书,节约自修,出为 魏郡 ,迁 潁川 太守。”《朱子语类》卷五二:“今学者要须事事节约,莫教过当,此便是养气之道也。” 明 何景明 《何子·严治》:“法者,所以节约其散,而整齐其乱之具也;严者,所以立节约而作整齐也。”
(4).犹节录。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 傅武仲 有《舞赋》,皆托 宋玉 为 襄王 问对。及閲《古文苑》 宋玉 《舞赋》,所少十分之七……岂 武仲 衍 玉 赋以为己作耶?抑后人节约 武仲 之赋,因序语而误以为 玉 作也?”
词语分解
- 节的解释 节 (節)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礼度:礼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略去,
- 约的解释 约 (約) ē 绳子。 拘束,限制:约束。约法。制约。约定俗成。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约。条约。契约。 事先说定:约见。约会。 邀请:约请。约集。 节俭:节约。俭约。 简要,简单:由博返约。简约。 大略:约计。约莫。约略。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约分。 约 (約) ā 用秤称:约约。约一下。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节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节约"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解析
一、核心释义
"节约"指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精打细算,避免无谓的消耗或浪费。其核心在于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强调节制、约束的行为过程与效果。例如:"节约用水""节约开支"。
二、字源与构词解析
- 节(節):本义为竹节,引申为节制、约束、限制。《说文解字》释:"节,竹约也。" 体现了事物分界、约束的含义。
- 约(約):本义为缠束、束缚,引申为限制、俭省。《说文解字》释:"约,缠束也。" 含有控制、不使过度的意思。
- 合成词义:"节约"二字结合,强化了通过约束、限制以达到俭省目的的内涵,强调主动性的控制行为。
三、近义词辨析
- 节省:侧重于避免耗费,强调结果上的减少消耗(如:节省时间)。
- 节俭:侧重于生活作风俭朴,强调长期习惯(如:生活节俭)。
- 节约:更强调有意识、有目的地约束使用行为,适用范围更广(资源、时间、行为等)。
四、使用场景与延伸
"节约"适用于多种语境:
- 物质资源:节约能源、粮食、原材料。
- 财务资源:节约成本、节约开支。
- 时间资源: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 抽象概念:节约精力、节约笔墨(指行文简洁)。
其意义已从单纯的"俭省"延伸至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现代理念(如:建设节约型社会)。
五、权威定义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人力、财物、时间等用得恰当,不浪费:~开支|~时间|增产~。
- 《汉语大词典》:节省;俭约。……亦指节省、俭约的办法。
- 语言学视角:有学者指出"节约"包含"节制"(过程)与"俭约"(结果)的双重语义特征,体现了行为与目的的统一。
六、当代意义与倡导
在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节约"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国家战略(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它倡导的是一种理性消费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个人和社会在生产生活中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生态足迹。
来源说明: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94). 《汉语大词典》(第十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1).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 符淮青. (2004). 《词义的分析和描写》. 语文出版社. (说明:此为语言学理论著作,对词义分析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21).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
网络扩展解释
“节约”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或浪费。其核心含义是“节制而高效地利用”,既包括物质资源(如能源、金钱、粮食等),也涵盖抽象资源(如时间、精力等)。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节省资源:避免过度使用或浪费,例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等。
- 优化配置:通过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如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节约生产成本。
2.应用场景
- 个人层面:日常生活中的节俭行为,如随手关灯、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 社会层面:国家政策倡导的“节能减排”“光盘行动”等公共倡议。
- 经济领域:财政节约(如政府缩减开支)、家庭理财中的储蓄规划。
3.相关概念
- 近义词:节俭、节省、俭省。
- 反义词:浪费、挥霍、奢侈。
- 延伸意义:可持续性发展、环保理念(如“低碳生活”本质是节约能源)。
4.重要性
- 资源有限性:地球资源有限,节约可延长资源使用周期。
- 经济价值:减少开支能提升个人或组织的资金储备。
- 社会责任:节约行为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示例说明
- 节约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流程,用1小时完成原本需2小时的任务。
- 节约能源:使用节能灯泡比普通灯泡减少80%的电力消耗。
若需进一步探讨具体领域的节约实践(如企业管理、环保技术),可提供更针对性的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騃竖鼇头半轮倍费碑壠边厅禀体柴达木盆地乘潮迟囬吹剑首點石东轩伫碓磑丰豹阜陆富岁哥伦比亚高原骨尘舞孩童活碌祸衅谏院截削击戾锦帆天子金挺僦椽九緎基桢理鉴磷烂离珠隆烈鹿纵盲瞀蔑蔑明晃晃螟立默算闹香骈翼披山繁台黔黑缺衣少食穣穣垓垓饶舌调唇圣顔神跱尸饔狮子花叔孙松筱土目万年无疆刓琢衔检小哥小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