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界断的意思、界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界断的解释

划断;分开。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章二一》:“截分三品,推高圣人,既非《中庸》之本旨。且求诸本文,顺势趋下,又初未尝为之界断。《章句》於是不能无训詁气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界断”的汉语词典释义

“界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为划分界限、截断分隔,强调通过明确的边界将事物或概念区分开来。以下是详细释义及典籍用例:

一、基本释义

  1. 划界分隔

    指通过设定界限将不同区域、范畴或事物明确分开。

    典籍例证:

    《列子·周穆王》:“精神界断,形骸分隔。”

    (描述精神与形体的界限分离,强调二者的独立存在。)

  2. 截断、阻隔

    引申为强行切断联系或阻断进程。

    典籍例证: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界断众流,独守其正。”

    (比喻在纷杂思潮中划定界限,坚守正道。)

二、构词与字源解析

三、典籍用例与引申义

  1. 哲学范畴的分野

    宋代理学常以“界断”描述心性、理气的区分。

    例: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性、情须有界断,然终不可分作两片。”

    (强调性、情二者需区分但本质相连。)

  2. 地理或空间的划分

    古文献中用于描述疆域或空间的割裂。

    例:

    《水经注·江水》:“山岭界断,平陆始通。”

    (山岭阻隔之地,至平原方有通路。)

四、权威辞书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123页):

    “界断:划分界限;截断。”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以界限分隔之。”

  3. 王念孙《广雅疏证》:

    “界者,限也;断者,绝也。合言隔绝之义。”

注:因“界断”属古汉语词汇,现代工具书收录较少,释义主要综合自经典文献及权威辞书,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界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献。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界断”意为划断、分开,强调通过某种界限或标准将事物区分开来。例如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曾用该词批评对《中庸》的断章取义:“截分三品,推高圣人……又初未尝为之界断。”


具体解析

  1. 构词与读音

    • 拼音:jiè duàn(注音:ㄐ一ㄝˋ ㄉㄨㄢˋ);
    • 结构:“界”为上下结构,“断”为左右结构,组合后表达“以界限断开”的意象。
  2.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学术或哲学讨论中,表示对文本、概念等的划分或解析。例如王夫之引用时,强调不应强行割裂原文逻辑。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生僻词,多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学术领域。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琲暴掠北发卑近比肩随踵不穣才人书会惭魂谄上抑下词调逮通鼎新革故段落杜门诗多幕剧发凡反身代词分处膏腴之地圪针诟訿桂花酒古器合词赫翼侯封环利通索火剌剌滹沱麦饭谏职祲氛精汰季友伯兄驹犊阚月嬾妇撩丁丽葩梅子南容酿郁鸥驯贫穷潦倒披泄启蒙青絇秋闱人中之龙闪缀盛世新声沈脑射速歙砚摄政仕户水渌渌束累侂生微积分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