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桀骜自恃的意思、桀骜自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桀骜自恃的解释

强横自负。《十月》1981年第3期:“他在业务上有时固执,却不像 沉巧 说的那样桀骜自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桀骜自恃是一个形容人性情傲慢、自负的成语,其含义可从词素解析与权威辞书释义两方面阐释:


一、词义解析

  1. 桀骜(jié ào)

    指性情凶暴倔强,不驯服。

    • “桀”:本义为凶暴,《说文解字》释为“磔也”,引申为暴戾;
    • “骜”:原指骏马,《玉篇》注“不驯也”,后喻人傲慢不屈。

      例:《汉书·匈奴传》载“桀骜尚如斯”,形容匈奴首领难以驯服之态。

  2. 自恃(zì shì)

    指倚仗自身能力或条件而骄傲自满。

    • “恃”:《说文》解作“赖也”,即依赖、凭仗。

      例:《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自恃勇力”,终致败亡。


二、成语整体释义

桀骜自恃形容人兼具“桀骜不驯”的叛逆性 与“盲目自信”的傲慢感,强调其因才能或地位而轻视他人、不服管束的双重特质。

权威释义参考:

《汉语大词典》释为“倔强傲慢,自负其能”(参见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卷,第349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注:“形容人倔强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三、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批判性描述,常见于两类语境:

  1. 历史人物评价

    如《明史·张献忠传》评农民军领袖“桀骜自恃,终致众叛亲离”。

  2. 文学形象刻画

    曹雪芹《红楼梦》中薛蟠“桀骜自恃,恣意妄为”,凸显其纨绔本性。


四、文化渊源

成语雏形可溯至先秦文献: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3.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4. 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 1962.
  5. 司马迁. 《史记》[M]. 中华书局, 1959.

网络扩展解释

“桀骜自恃”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é ào zì shì,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指人强横自负,狂傲自大,不服从他人约束或规则。其中“桀骜”原指殷商末代暴君纣王的性格特征,象征极端傲慢;“自恃”强调过分自信、自以为是。


详细解释

  1. 词源背景

    • “桀骜”源自历史人物纣王(桀),因其残暴专横、刚愎自用而成为负面典型;“自恃”则指倚仗自身能力或条件而轻视他人。
    • 成语整体形容人因过度自信变得难以管束,甚至无视规则或他人意见。
  2. 感情色彩
    含贬义,多用于批评性格缺陷或行为不当,如:“他在工作中桀骜自恃,导致团队合作困难。”


出处与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更多例句或相关成语接龙,可参考权威词典网站(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按甲休兵杯柈边庾猋竖博覈不登大雅之堂步鄣侧理纸超形衬供弛荡当仁不让登仙垫昏对峙而翁覆杯池斧镬傅时擐饼胡狢狐虎之威洄潏回流狐鼠之徒涧溪毛警劝击赏局天沮止空村连兵灵心慧齿立员棉套鸣鹤舟抹稀泥牡蒙清紧裘鞸稔稔腻腻惹是生非荣齿山塘诗犯瘦损水碓私乱松关宿眷探风天殃退北香丝见世生苗西成写官锡婚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