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敕的意思、戒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敕的解释

亦作“ 戒勅 ”。1.告戒。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 袞 忧惧,戒敕官属愈谨。”《宋书·萧惠开传》:“ 惠开 先与 兴宗 名位略同,又经情欵,自以负衅摧屈,虑 兴宗 不能诣己,戒敕部下:‘ 蔡会稽 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边臣贪功生事,不足以示威,徒足以败坏疆议,理须戒敕。” 宋 岳飞 《奏乞出师札子》:“今日唯赖陛下戒勅有司,广为储备。”

(2).即戒书。 汉 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 汉 蔡邕 《独断》卷上:“戒书,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为戒敕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汉 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参见“ 戒书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戒敕”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戒敕”读作jiè chì,核心含义为告戒、训诫,特指古代帝王发布的正式告诫文书。该词可拆解为: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1. 汉代诏令分类
    汉代皇帝的正式命令分为四类():

    • 策书(封赏诸侯王)
    • 制书(颁布重大制度)
    • 诏书(日常行政命令)
    • 戒敕(针对地方官员的告诫文书)
  2. 应用对象
    主要用于戒敕刺史、太守及边疆军事长官(),强调职责规范或警示过失。例如《三国志》记载,中山恭王曹衮因行为不当被朝廷“戒敕官属”,要求加强约束()。

三、文献记载

四、演变与别称

后世亦称“戒书”,逐渐演变为对官员的通用告诫文书。其内容多涉及廉政、勤政或军事纪律要求,具有行政规范和法律约束的双重性质。

网络扩展解释二

1. 《戒敕》的意思

《戒敕》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警告、告诫、劝戒。它通过切实的行动、规范的言行来达到对他人进行教育和规劝的目的。

2. 《戒敕》的部首和笔画

《戒敕》的部首是「戈」(gē),笔画数为11划。

3. 《戒敕》的来源

《戒敕》是由「戒」和「敕」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其中,「戒」意为警戒、告诫,「敕」表示命令、劝诫之意。两个字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他人发出警告或警戒的行动。

4. 《戒敕》的繁体字

《戒敕》的繁体字为「戒戒」。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戒敕」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可以是「戒戒」、「敕戒」等写法,但整体含义和现代作用相同。

6. 《戒敕》的例句

他对罪犯严厉发出了一份《戒敕》,警告他们必须改过自新。

7. 与《戒敕》相关的词语

组词:警戒、告诫、劝戒、警示、警告

8. 《戒敕》的近义词

1. 劝诫:以劝勉、告诫的方式规劝他人。

2. 告诫:通过告知后果、警告他人远离危险。

9. 《戒敕》的反义词

纵容、放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别人正在浏览...

案几唵呓闭密兵曹草稿侪衆朝达超摅陈蕃室辰马宠嘉出宝处理品除替大大小小待问打喷嚏断雁风豪分厘卡干霄蔽日格业归息臌胀故阯旱井豪贵合作欢交环睨讲理信讲蒐狡很介圭进参举口口达躐拜林寒洞肃秘机瓢勺鄱桂漆雕日边日旗三街六巷声控史祸水霸烁金树稚塑炼套鞋停笔橦华瘏悴无辞现今小鹿儿心头撞宵衣旰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