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草的意思、積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草的解釋

(1).指草甸。《管子·立政》:“修火憲,敬山澤林藪積草。”

(2).存留野草。《管子·權修》:“野不積草,農事先也;府不積貨,藏於民也。”

(3).指貯積飼料。 清 李漁 《比目魚·寇發》:“故此就在萬山之中,招兵買馬,積草屯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積草”一詞在中文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指草甸
    指自然形成的草地或草場。例如《管子·立政》中提到“敬山澤林藪積草”,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

  2. 存留野草
    與農業發展相關,指在耕作過程中保留部分野草。如《管子·權修》中“野不積草,農事先也”,說明合理管理野草以優先保障農業生産。

  3. 貯積飼料
    指為牲畜或戰備儲備草料。例如清代李漁《比目魚·寇發》中“積草屯糧”,描述軍事備戰中的物資儲備。


二、成語中的擴展含義

在“積草屯糧”“屯糧積草”等成語中,“積草”常與糧食儲備并列,表示為戰争或緊急情況儲備物資。例如:


三、綜合應用場景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管子》等古籍或《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草的意思

“積草”一詞是由兩個漢字構成的,分别是“積”和“草”。它的意思是指積累草料或者積存草料。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積草”這兩個字的部首是“禾”和“艸”,它們分别代表着禾本科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據字典,字“積”由10筆組成,而字“草”由9筆組成。

來源和繁體

“積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最早見于《莊子·秋水》一章中:“知米之積草,謂之瘦。飼之粟,謂之肥。”可以看出,積草一詞在古代有着農業方面的涵義。而在繁體字中,“積草”這個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字的時候,并沒有規範統一的字體形式,因此字形會因地域和時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總的來說,“積草”這個詞的字形在古代是比較接近現代字形的。

例句

1. 農民工為了過冬,積草儲存了大量的飼料。

2. 出門旅行前,她特意積草了一些零食,以備不時之需。

組詞

積累、積存、草料、儲存、飼料。

近義詞

堆積、積聚、囤積、儲備。

反義詞

減少、耗盡、消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