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假署的意思、假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假署的解释

(1).谓正式任命官职前暂时代理。《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右丞假署印綬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六年》:“ 广平 游纶 、 张豺 拥众数万,据 苑乡 ,受 王浚 假署。” 胡三省 注:“假署者,承制权宜而补署,假以职名。”

(2).犹言伪授,伪职。《周书·武帝纪上》:“ 洛州 民 周共 妖言惑众,假署将相,事发伏诛。”《周书·杨敷传》:“先是蛮左等多受 齐 假署,数为乱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假署是古汉语动词,指暂时代理或兼任官职,强调临时性、非正式任命的特点。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职的临时委任状态,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详细释义与用法:

  1. 核心含义

    “假”意为“临时、代理”,“署”指“部署、任职”,合指暂时代理某一官职。例如官员离任或职位空缺时,由他人临时兼任职务,称为“假署”。

  2. 权威典籍例证

    据《汉语大词典》收录,“假署”在《宋书·刘怀慎传》中有明确用例:

    “假署硃容子为司徒参军,使诣彦之。”

    此处指临时任命硃容子代理司徒参军一职 。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 语法与语境

    • 属及物动词,后接官职名称(如“假署太守”“假署官职”)。
    • 隐含非正式性,区别于正式任命(如“拜”“除”),常见于战乱或职务过渡期。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假署”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暂时代理官职

指在官员正式任命前,由他人暂时代理职务。这一用法常见于古代官僚制度中,强调临时性和权宜性。例如:

二、伪职或冒充官员

指通过非法手段伪造或冒充官职的行为,通常带有负面含义。例如:

使用注意

  1. 历史文献:多指第一种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代理性质还是非法性质。
  2. 现代语境:偏向第二种含义,强调冒充公职的违法行为。

总结来看,“假署”既可表示合法暂代官职,也可指非法伪造官职,需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和语境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碧海舍人鼻子头财利残横秤提蹙踖大陆坡单寡地砖短绠汲深独家楯鼻钝顽娥姜水二龙风吹马耳風瀟雨晦伏翼构肆刮地皮寡鹤诡谬汗汗沺沺黄花姑娘晦暝护心镜艰地燋鲠蛟龙得雨憍恣惊惶失措既生魄聚拢狙杙溘毙略图粮石蓼萧卤部率典厖蒙岷益能贤剽卤掐头去尾轻气虬兽羶芗耍刺儿水际缩退讨差体度通池外质卍字消澌小族夏输欣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