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龙的意思、二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龙的解释

誉称同时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汉 许劭 、 许虔 兄弟。《后汉书·许劭传》:“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称 平舆 渊有二龙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兄弟,曰:‘ 平舆 之渊,有二龙焉。’”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荆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舆 之二龙,是为 贾 家之三虎。”(2)指 三国 吴 刘岱 、 刘繇 兄弟。《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刘岱 )於前,擢 正礼 ( 刘繇 )於后,所谓御二龙於长涂,骋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谢览 、 谢举 兄弟。《南史·谢举传》:“﹝ 举 ﹞与兄 览 俱预元会。 江淹 一见并相钦挹,曰:‘所谓“驭二龙於长涂”者也。’”(4)指 南朝 梁 刘孝义 、 刘孝胜 兄弟。 南朝 梁 简文帝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曰:“两 杜 昔夹河,二龙今出守。”(5)指 南朝 齐 柳惔 、 柳悦 兄弟。《南史·柳惔传》:“﹝ 惔 ﹞少与长兄 悦 齐名, 王俭 谓人曰:‘ 柳氏 二龙,可谓一日千里。’”(6)指 唐 乌承恩 、 乌承玼 兄弟。《新唐书·乌承玼传》:“﹝ 承玼 ﹞与族兄 承恩 皆为 平庐 先锋,沉勇而决,号‘辕门二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龙"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包含以下三个主要义项:

一、典故释义 源自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典故,《历代名画记》记载其于金陵安乐寺绘白龙于壁,未点睛时"二龙未点眼者见在"。该典故派生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艺术作品在关键处着墨可使整体生动传神。

二、历史人物代称

  1. 三国时期诸葛瑾、诸葛亮兄弟的并称,《三国志注》引《吴书》载:"诸葛瑾字子瑜,其先葛氏……与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时谓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2. 东汉许劭、许虔兄弟的合称,《后汉书·许劭传》记载:"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此称谓体现古代对杰出兄弟的赞誉传统。

三、现代语言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仍保留比喻用法,常用于形容: (1)竞技领域中实力相当的双人组合 (2)文学作品中互为映衬的两位核心人物 (3)传统文化语境中祥瑞双龙的象征意象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二龙"词条及《中国典故大辞典》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二龙”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含义

指同时著名的两人,通常用于赞誉兄弟的才华或成就。该词源自历史典故,后扩展至文学作品中。


二、历史典故与人物

  1. 许劭、许虔兄弟
    东汉时期,汝南平舆的许劭与兄长许虔因才识名节著称,被时人称为“二龙”,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及《世说新语》。
  2. 刘岱、刘繇兄弟
    三国时期吴国的刘岱、刘繇兄弟亦被称作“二龙”,《三国志》记载时人评价“御二龙于长涂”以赞其才能。
  3. 谢览、谢举兄弟
    南朝梁时,谢览与谢举兄弟因才华出众,被江淹称为“驭二龙于长涂”。

三、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李白多次以“二龙”比喻兄弟才华,例如:


四、地理名称

四川阆中市有地名“二龙”,因两山形如龙、中间山包似宝,得名“二龙抢宝”。


五、其他延伸

“两龙”一词偶指两位豪杰(如《史记》中彭越语),但此用法与“二龙”的兄弟赞誉不同,需结合语境区分。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地理信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地方志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檄霸王厅备兵碧露刬骡子嘲嘈超登舛互大缪不然刀鞘滴笃班动兵騑驹風幃共事管押鼓唱蛊蚘规旋孤心海澳黑会和润耾耾画计铧犁花梁黄面老患险魂骸奸污借救絶问开涖辽邈猫熊面谩庙乐民社凝澌牛衣对泣仆竖前院三献玉生怕省谕摄氏温度计十月怀胎叔先鼠眼四人宿雪条进王境帷帏无算爵五月峡门效戾锡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