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骄夸的意思、骄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骄夸的解释

亦作“ 骄姱 ”。1.骄傲自夸。 北齐 刘昼 《新论·明谦》:“圣人知人情尚贤而好伐,故发言裁典,多由谦退;所以弃其骄夸,竞垂世则也。”一本作“ 骄姱 ”。 清 无名氏 《都门竹枝词·京官》:“兵马司官出早衙,一人前导意骄夸。”《中国小说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 鞌 之战写 齐 高固 馀勇可贾,表现 齐 人的勇而骄夸。”

(2).自豪夸耀。 高旭 《爱祖国歌》:“汝亦世界上无价之产物兮,汝岂不足以骄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骄夸(jiāo kuā)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骄”与“夸”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因骄傲自满而过度夸耀,多含贬义。以下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学著作角度解析其释义、用法及词源:


一、释义与词性

  1. 基本释义

    骄夸指因骄傲而自夸,强调因自视过高而过度炫耀。

    • 《汉语大词典》释为:“骄傲自夸。”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为动词,释义:“因骄傲而夸耀自己。”
  2. 词性特征

    属贬义动词,常用于批评性语境,如:“他惯于骄夸功绩,令人反感。”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1. 单字本义

    • 骄(jiāo):

      本义指马高大健壮(《说文解字》:“马高六尺为骄”),引申为傲慢、自大,如《论语》:“富而无骄。”

    • 夸(kuā):

      本义为奢侈(《说文解字》:“奢也”),后转为夸大、炫耀,如《史记》:“虚夸以要誉。”

  2. 复合逻辑

    “骄”为因,“夸”为果,二字叠加形成递进式贬义结构,凸显因骄傲心态引发的过度自夸行为。


三、经典用例与语境

  1. 古代文献

    • 《汉书·霍光传》批评权贵:“骄夸淫纵,僭拟无度。”
    • 司马光《资治通鉴》评隋炀帝:“恃其富强,骄夸不已。”
  2. 近现代用法

    鲁迅《且介亭杂文》:“未有不骄夸而能成大事者。” 反讽骄夸者终难成功。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权威参考来源

  1. 工具书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词源研究

    • 王力. 《古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00.
    • 许慎(汉).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经典文献

    • 班固(汉). 《汉书》[M]. 中华书局, 1962.
    • 司马光(宋). 《资治通鉴》[M]. 中华书局, 1956.

结论:“骄夸”作为典型贬义行为动词,深刻反映汉语对傲慢与自夸的批判态度,其词义演变与用例均印证传统文化对谦逊品格的推崇。

网络扩展解释

“骄夸”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可能是“骄傲”与“自夸”的合并表达,或书写时的笔误。以下是两种可能的解释方向:

  1. 拆分理解

    • 骄(jiāo):指骄傲、自大,含贬义,如“骄横”“骄纵”。
    • 夸(kuā):指夸大、炫耀,如“夸耀”“夸张”。
      组合后可能形容“因骄傲而过度夸耀自己”的状态,类似“骄矜自夸”。
  2. 可能的混淆词

    • 若为“骄傲自夸”:指因自视过高而炫耀,如“他骄傲自夸,引来他人反感”。
    • 若为“骄矜(jīn)”:指傲慢自负,属正式书面语,如《史记》中“为人骄矜,好自用”。

建议:若上下文涉及古文或特定方言,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若为现代汉语,建议确认原词是否为“骄傲”“自夸”或“骄矜”等常见词,以便更精准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阿隐百能北辕必固才华盖世采斫草圣齿长漎萃奠立吊谎董成犯历服珥符授灨石宫奏故衣孤执寒钟横拖竪拉缓辙回顔娇颦嶻嵯居高声自远隽器刻符匡正烂若披锦龙鸾鸾单沦覆卖誉毛群命代民宅闹头軿臻扁舟兴尽轻虏钦重权暂冗赘散弛上钓身体发肤石卵书皮输荣鼟鼟天枢王瑞吴邓无乾浄乌兔消屈斜谷斜靠齂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