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闽的意思、七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闽的解释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闽”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主要用于指代古代东南沿海的族群及区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原始含义
    “七闽”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浙江省南部及广东潮汕地区的闽人。因该族群分为七个部落或分支,故称“七闽”。
    (注:《周礼》记载:“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2. 地理范围

    • 核心区域:今福建省全境。
    • 扩展范围:包括浙江南部(如温州、丽水)及广东潮汕地区。
  3. 历史演变

    • 先秦至汉:指闽越族群的七个分支,可能与“闽”的部落联盟有关。
    • 宋以后:逐渐成为福建省的代称,如苏轼诗云“青山漫漫七闽路”。
  4. 现代延伸
    部分现代语境中,“七闽”被引申为形容闽地人口稠密、文化繁荣的特点,但此用法非历史原义。

引用文献

“七闽”最初是族群概念,后演变为地理代称,其核心指向古代闽越文化圈及后世福建省。需注意现代引申义与历史原义的区别。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闽的意思

《七闽》是一个多指的词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古代,它通常指的是指闽南、闽中和闽北的七个行政区域,即现今的福建省。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闽》一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丶(点)和门(门字旁)。根据《康熙字典》,它共包含10个笔画。

来源

《七闽》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古时候,福建省的地理整体被划分为七个区域,分别为:闽南、闽中、闽北、晋江、泉州、漳州和莆田。

繁体

《七闽》的繁体字为「七閩」,该繁体字是由简体字「七闽」的每个部分都换成了对应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七闽」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研究,古代的写法中有的是「七閩」,有的是「七閗」。

例句

1. 我计划明年去七闽旅行,探索福建的历史和自然风光。

2.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七闽的地理、文化和人民生活。

组词

以「七闽」为基础,可以组成其他词汇,例如:闽南、闽中、闽北、闽南语、闽菜等。

近义词

与「七闽」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福建、福州、闽省、福建省等。

反义词

与「七闽」意思相反的词语很难找到,因为它是一个地名,代表的是特定的区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