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艰难险阻。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寻思涉歷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度 葱岭 已入北 天竺 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絶。” 唐 皎然 《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诗:“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十餘年来,重以艰阻,一兄一弟,俱已亡逝,独侍老母,身任俯仰之计。”
(2).阻难。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 方彫云 为 白太傅 所知,后游 涪州 ,累为閽人艰阻。为诗以献 卢尚书 , 范阳公 怒閽者而礼 方生 焉。”
“艰阻”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n zǔ,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艰难险阻
指道路、环境或处境的困难与危险,常用于描述自然或人生历程中的阻碍。
阻难
指人为的阻碍或刁难,强调外界施加的困难。
以上解释综合了《胡笳十八拍》《水经注》等古籍用例,以及汉典、现代词典的释义。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云溪友议》等文献。
艰阻,是一个形容词,常用来形容事情或情况的艰难困苦和困难。
艰阻的部首是⺼(肉),笔画数为11画。
艰阻这个词的源自于古汉语,在古代文献中广泛使用。它的繁体形式为「艱阻」。
在古时候,艰阻的写法稍微有些不同。它通常以「艹+黄」的形式表现为「艱」,以及由「阜+主」的形式表现的「阻」。
1. 在寒冷的冬天,旅行在艰阻的山区变得特别困难。
2. 他经历了许多艰阻和挫折,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艰难、艰苦、艰险、艰巨、艰辛
困难、难题、困境、劳苦
轻松、容易、顺利、简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