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盜竊自己所負責經管的公家財物。《舊唐書·楊炎傳》:“更召他吏繩之,曰:‘監主自盜,罪絞。’”亦作“ 監臨自盜 ”。 曾慥 《類說》卷二引《名臣傳·杜衍》:“ 衍 在中書,權幸欲去之,以 舜欽 監進奏院市故紙監臨自盜除名,以撼動 衍 , 衍 亦以此求退。”《宋史·薛嗣昌傳》:“監公使庫 皇寘 坐獄, 嗣昌 奏請之,遂以監臨自盜責 安化軍 節度副使,安置 郢州 。”後通作“監守自盜”、“監守自盜”。《明史·刑法志一》:“罪應加者,必贓滿數乃坐。如監守自盜,贓至四十貫。若止三十九貫九十九文,欠一文不坐也。”《清文獻通考·刑五》:“苟其召公那移,尚可曲諒;若監守自盜,肆行無忌,豈可以贓完限内遂從末減耶?” 葉永烈 《科學福爾摩斯》八:“從須末的化驗結果來看,那理所當然是屬于 吳為 的--Mn血型、患糖尿病、喜歡抽煙,這幾點完全合拍。難道真是 吳為 監守自盜嗎?”
“監主自盜”是一個成語,指竊取公務或業務上自己負責看管的財物,與“監守自盜”同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提示:若涉及具體法律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參考《刑法》相關條款(如第271條、第382-383條)。
《監主自盜》是一個常用的中國成語,指的是官員自己偷盜公物。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監主自盜》的拆分部首是“監、主、自、盜”。其中,“監”部表示官職、監獄,“主”部表示主持、掌管,“自”部表示自己,“盜”部表示偷盜。
《監主自盜》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一位監獄的主管官員在掌管監獄期間,利用職權偷盜了監獄裡的財物。這個故事被後人用以形容官員************的行為。
《監主自盜》的繁體字為「監主自盜」。
在古代漢字中,理論上《監主自盜》可以寫作「監主自盜」,每個字的形狀可能略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他竟然在監獄裡偷走了那些犯人的財物,真是太不要臉了,簡直是《監主自盜》。
組詞方面可以有:主犯、自殺、盜竊、監視等。
近義詞有:官官相護、貪贓枉法。
反義詞有:清正廉潔、以身作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