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監主自盜的意思、監主自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監主自盜的解釋

盜竊自己所負責經管的公家財物。《舊唐書·楊炎傳》:“更召他吏繩之,曰:‘監主自盜,罪絞。’”亦作“ 監臨自盜 ”。 曾慥 《類說》卷二引《名臣傳·杜衍》:“ 衍 在中書,權幸欲去之,以 舜欽 監進奏院市故紙監臨自盜除名,以撼動 衍 , 衍 亦以此求退。”《宋史·薛嗣昌傳》:“監公使庫 皇寘 坐獄, 嗣昌 奏請之,遂以監臨自盜責 安化軍 節度副使,安置 郢州 。”後通作“監守自盜”、“監守自盜”。《明史·刑法志一》:“罪應加者,必贓滿數乃坐。如監守自盜,贓至四十貫。若止三十九貫九十九文,欠一文不坐也。”《清文獻通考·刑五》:“苟其召公那移,尚可曲諒;若監守自盜,肆行無忌,豈可以贓完限内遂從末減耶?” 葉永烈 《科學福爾摩斯》八:“從須末的化驗結果來看,那理所當然是屬于 吳為 的--Mn血型、患糖尿病、喜歡抽煙,這幾點完全合拍。難道真是 吳為 監守自盜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監主自盜”是“監守自盜”的古代表述形式,該成語最早見于《漢書·刑法志》:“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複有笞罪者,皆棄市”,指官吏利用職務之便盜竊所監管的財物。唐代史學家顔師古在注解《漢書》時明确提出“監守自盜”概念:“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成為該成語的定型表述。

從現代漢語語義學角度分析,“監守自盜”屬于動賓聯合式成語,包含雙重施動關系:既指監管者的身份職能(監守),又強調其違法行為(自盜)。該成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規範解釋為“盜竊自己負責看管的公家財物”,其語義核心在于揭示職務便利與犯罪行為之間的特殊關聯性。

從法律語言學視角考察,該成語的語義演變與曆代法典密切相關。《唐律疏議》首次将“主守盜”列為獨立罪名,規定“諸監臨主守自盜及盜所監臨財物者,加凡盜二等,三十匹絞”,這一立法精神為後世法典所承襲,直至《大明律》仍保留“監守自盜”專條。現代法律體系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規定的職務侵占罪,其立法淵源可追溯至此成語所承載的法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監主自盜”是一個成語,指竊取公務或業務上自己負責看管的財物,與“監守自盜”同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典故

3.法律性質與後果

4.近義詞與關聯詞

5.使用場景

提示:若涉及具體法律問題,建議咨詢專業律師或參考《刑法》相關條款(如第271條、第382-383條)。

别人正在浏覽...

拔茹不知天高地厚材德操惡層層疊疊岔開超重嗤溜尺中踹渾水春幡勝慈燈醋海翻波丹頰道三不着兩诋戲東鄰西舍獨立自由獎章額林法國國立行政學校風行雷厲感到高氣壓告謝歌塵歸栧咳咳巴巴涵虛建策叫喊加銜基幹酒肉兄弟考校列羅立業緑林大盜輪郭羅缬懵勁兒秘經迷厮怓怓尼厖古暖輿鉛白嚅嗫三鄰撒子角商同少款守尉束手就禽鐵棒磨成針完璧僞經文字獄仙薮硝基亵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