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亦指功用与简札相同的书写用品。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其隐乎犹吾文未集於简札之上。”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滂 对曰:‘臣之所举,自非饕秽姦罪,岂以污臣简札。’” 唐 元结 《广宴亭记》:“吾当裁畜简札,待为之颂。”
(2).指文书;书信。 清 刘毓崧 《杜观察<古谣谚>序》:“语言在文字之先,故点画不先於声音,简札不先於应对。自来讲点画者,兼溯声音之始;工简札者,兼求应对之宜。”
(3).书写。《旧唐书·陆贽传》:“ 贄 挥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然之后,莫不曲尽事情,中於机会,胥吏简札不暇,同舍皆伏其能。”
“简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综合多个来源信息:
书写材料
原指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简和木札,后泛指类似功能的书写载体。如汉代王充《论衡》提到“文未集於简札之上”,说明其作为文字载体的功能。
文书与书信
引申为文书或书信的统称。清代刘毓崧在《杜观察<古谣谚>序》中,将“简札”与“应对”并列,强调其作为书面交流工具的特性。
书写行为
作动词时表示书写动作。唐代元结《广宴亭记》中“裁畜简札”即指准备书写材料并记录。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论衡》《后汉书》等文献来源。
简札(jiǎn zhá)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简”和“札”两个部分组成。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部分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形式、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还包括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信息。
部首:竹(zhú)
笔画:11画
简的意思是“简单”,表示不复杂、不繁琐。在古代,简也指简易、轻便之物。
部首:木(mù)
笔画:5画
札的意思是“便签”或“纸片”,用来写下简要的文字信息。
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构成“简札”。它原指简易的文书和笔记,后来也用来指代简短的书信或便条。现如今,简札一词很少见于日常生活中,常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古代文言文中出现。
在繁体字中,简札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簡札」。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回顾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以加深对字形的理解。简札在古代的书写形式如下:
以下是使用简札一词的例句:
他从朋友那儿收到一封简札,里面写着:“明天一起去爬山吧!”
公司老板给每位员工写了一个简札,提醒大家准备下周的会议。
与简札相关的组词有:
简易、简书、文札、便札、笔札
与简札意思相近的词有:
纸条、短信、便签、备忘录
与简札意思相反的词有:
长信、长书、复杂、详文
【别人正在浏览】